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开化县18个乡镇449个行政村,在前几年全面推行以“知民情、解民忧、谋发展、促和谐”为主题的“民情沟通日”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调研夜访开展调查采集,建立民情档案,深化民情沟通,推行便民代办点制度,高效解决问题。截止10月底,全县已开展了民情沟通活动978场次,征求到意见建议378条,提出问题760条,当场予以解决561个,达到了宣传政策、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目的,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推进了农村民主管理进程,有效地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民情档案:知民情解民忧
“村里选举活动能不能算作行政村大事?”“全程服务的服务项目名称应该怎么填写?”“村里制度执行情况应该如何评估?”11月17日上午,何田乡政府院子内,站满了来自辖区各村干部,他们手中拿着的文件,是该乡党委上午刚刚下发的《关于建立民情档案深化民情沟通实行为民办事全程服务制度的通知》,那叠表格,是用于详细记录农村实际情况的村级村情档案。
拿到表格后,村干部们没有马上离去,而是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这些表格应该如何填写。“有了这些表格,大到村里的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小到某某人与邻居的矛盾有没有得到解决,我们都能够了解得很详细,增加了与村民的沟通。”来自禾丰村文书何立勤说,在平时工作中,村干部对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也不一定能完全掌握,有时请某位村干部去解决,但究竟解决了没有,其它村干部并不了解,结果有时就造成了事情的延误。“我们村干部也不一定知道老百姓需要我们帮什么,我们只有不断地了解,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心里,才会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些什么。”
方心村村主任罗贤友上午从乡政府回到村里,他就立即招集村干部,对民情档案的建立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吃过午饭,他们就带着表格,兵分数路,去村民家了解情况。当天村干部们就走访了近三分之一村民,记录了不少详尽资料。“了解民情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些村民不理解,说这么久还没解决的事情,难道登记几张表格就能够解决了?我们就要跟他们宣传民情档案的作用,就是碰上比较困难的问题时,可以让乡干部和村干部实行全程服务,尽快尽早地解决大家的困难。”虽然是冬天,但在村里挨家挨户了将近半个小时,村文书曹兴源的额上也出现了小小的汗珠。
“村干部说我们有什么困难,不管之前有没有跟村里反映过,都可以跟他们说,这样可以尽快解决问题。”村民汪贵龙刚刚反映了他家清水鱼养殖缺少专业技术指导的难题,对于民情档案,他抱有怀疑的态度:“听村干部介绍,这个东西(民情档案)不错的,但我们现在也讲不出个好坏,好不好,以后用用就知道了,希望有困难的时候,它能够真正起到作用。”“让村民立刻称赞民情档案,这是困难的,但大家还是相信乡干部,相信村里的,就冲着他们这股信任,我们也要做好民情档案工作,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一件大实事。”曹兴源说。
据悉,到目前为止,全乡15个行政村已经全部开展了民情档案的调查采集工作,调查采集工作将在11月底完成,介时,还将按照“一村一册、一户一档、一事一表”的要求,进一步开展民情档案的建档工作。
民情沟通:察民情顺民意 拉近干群关系
近日,村头镇驻村干部冒着寒气,进村入户搞好扶贫开发规划,帮助生活困难户脱贫致富,帮助寻找致富项目,制定新年发展规划。这是笔者看到该镇开展“民情勾通”活动一幕。
在村头镇,现在镇干部下村包里带的是“民情记录本”、《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涉农政策问答》、《科学发展在身边》等资料。驻村干部进村入户、上门交心,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干部们走到哪个村、进入哪个户,群众有什么意见和要求,都一一记在本子上和表格上,能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反映给镇党委和政府,让党委和政府帮助解决。群众要了解有关政策和法律方面的问题,随时随地给以解答。同时,干部们还主动地向农民介绍产品市场信息,帮助农民学习先进实用技术,真心实意地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
今年9月4日,雷岭村江志明家建房,与邻居对门江志胜家发生宅基地纠纷,在外打工的江志胜没有向村镇干部反映情况,直接跑到县土管局反映问题,接报后,镇土管所和驻村干部马上赶到村里,会同村两委干部一起协调解决。江姓两家既是本家,也跟村书记、主任都有点亲戚关系,一方仗着人多势强,一方仗着有钱,心里都怕镇村干部解决不公,偏向哪一方,一方扬言要上访,一方放出话来要起诉法院断案,各不相让。驻村干部告知双方当事人及其亲属,政府办事,向来本着实事求是,做到客观公平公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法办事”的原则,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处,从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再到古时“万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有何妨”,讲冤家宜解不宜结的道理给双方听。从上午9时,到中午12时,双方终于各退一步,达成和解协议,见解决的公平,当事人江志胜硬要挽留镇村干部用餐,被镇干部委婉拒绝,回单位吃饭,其哥拿出100元叫两位镇干部到饭店吃饭,都被友善的回绝。百姓都说现在的镇干部都是好样的,办事作风扎实,信得过!许多驻村干部深有感触地说:“民情沟通,入户交心,使我们明白了应该干什么和怎么干,这是在办公室里、在机关中体会不到的。”而广大村民则称赞说,现在这些干部跟以往不同了,住到村里都是为群众办实事,是代表群众利益的好干部。
只有了解群众,才能代表群众。群众脸色是张晴雨表,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善于从群众脸色中发现问题,从群众的需要处做起,看着群众的“脸色”改进工作,想民为民爱民。群众的呼声是该镇工作出发点的第一信号,镇街道云山路,人气旺,店门林立,然而公交车、出租车却停放在这里,使本已狭窄的街道显得更加拥挤,经常发生交通阻塞,给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严重影响了镇容镇貌的健康发展,镇里虽多次治理整顿,但难以治本,群众意见较大,建停车场、街道拓宽的呼声很高。镇委书记、镇长下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召集城建、交通、工商、卫生、公安、供电等有关部门现场办公,决定对云山路进行街道拆迁拓宽改造,并新建了停车场,使这一老大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镇党委政府针对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新特点、新情况,建立了“为民解难服务队”,常年集中精力为群众办实事,成功地解决了长期积累的老大难问题,成立了由镇纪委牵头组成的“下访工作组”,走村串户,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同时向农户发放“排忧解难服务卡”,真诚为民,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从群众办事难到办事方便;从群众上访到领导干部主动下访;从“生、冷、硬、横”到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张凳子,把方便让给群众,把麻烦留给自己……这是村头镇党委政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带来的新景象,使全镇干部作风建设实现了质的转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扬。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10月,全镇不把小事酿成大事,共解决群众“急、盼、怨”的热点、难点问题173件,为村民办实事好事达400多件。
为民办事全程服务: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日前,华埠镇炉庄村民周丽云到村便民服务中心反映,因天气寒冷造成大棚草莓种植出现许多问题。第二天,村便民服务中心迅即启动代办服务流程,邀请镇农技员到现场“把脉问诊”,找出了问题症结所在。这是华埠镇乡村为民办事全程服务破解群众“办事难”的一个场面。
华埠镇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观念,创新探索“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市”和“群众动嘴,干部跑腿”为民办事新模式,着力破解群众“办事难”。
该镇以办理加代理为主,构建起乡村便民服务新体系。他们拓宽乡村便民渠道,实行全程代理员制,即每个农村都设立代理员,主要以办理计划生育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等证照和审批服务事项为主,在实行日常代理员服务基础上,每周固定一个办公日,用半天时间由村主要干部和驻村干部在便民服务站集中办公,接待受理服务事项。而镇便民服务中心则按照“一窗受理、内部运作、上下联动、全程服务”原则代行办理,坚持符合条件立即办、材料不齐指导办、多头处理并联办、上级审批帮助办、跟踪服务主动办,为群众提供无偿的规范高效服务。
在规范完善基础上,华埠镇创新拓展一站式服务,有效提升代理办事效率。溪上村是华埠镇食用菌生产大村,每年有80%村民外出发菇。为了解决村民外出菌种检疫问题,镇便民服务中心与县检疫站联系,专程组织人员赶往该村,现场办公,为村民们免费办理了食用菌检疫证。“专家上门服务,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们再也不用为办证件跑来跑去了”村民江育健高兴地说。
“没有想到,一个电话就能让自己多年来的宅基地审批愿望得以实现。”炉庄村民周瑞寿想找有关部门审批宅基地建房,因为不懂办事程序,不知道该如何办理,所以一拖再拖。当他得知村里专门设置了代理员为群众代理办事后,就给村里的代理员打了电话并把申请及相关资料交到代办点。第二天,代理员就带着资料到镇便民服务中心为他办好了相关手续。
阳光规范操作,做到办事公开,大大提高代理服务质量。群众到政府办事真正实现了“三变”:变百姓跑为干部跑、变多次办为一次办、变被动办为主动办,用真心、实心、诚心、热心去打动每一位来办事的群众,同时完善推广了进村入户办事、集中日办事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好事办好,真正做到“把方便让给群众,把麻烦留给干部”。
“三民工程”暖民心,当前,开化县全县党员、干部正在为事关百姓利益的“三民工程”尽心尽力。(开化县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