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2月16日讯(记者 包勇)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杭州能做什么?
城市的发展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杭州要GDP,更好良好的生存环境,这样才能称得上生活品质之城。今天,杭州召开区、县(市)委书记座谈会,楼宇经济与低碳经济成为会议的关键词。
下沙将打造一片“绿肺”
明年的下沙,要实施沿江40米绿化带,还有市民公园等25个景观提升项目,并种植大树8000棵,“打造一座森林新城”。
钱江经济开发区更是要以低碳城市的要求,构建一座低碳的开发区。比如,这里有370亩的“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围绕它建成绿色科技馆、运达风电项目、屋顶太阳能并网发电项目、丹麦孟氏风能项目等。
而滨江区的星光大卖场也将提高准入门槛,不低碳绝对不招进来,如通信、软件及服务外包、电子商务、动漫网游、新能源、环保等十类行业。
楼宇经济让杭州尝到甜头
要发展要环境,杭州该怎么办?杭州的答案是向“空中”要钱,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不仅节约土地资源,更能保护环境,近几年的楼宇经济发展,杭州不少城区已经从中尝到了甜头。
比如,今年下城区的楼宇入住率达90%、注册率达72%、贡献率为每平方米1945元,年税收超过亿元楼宇9幢。下城区明年的目标是,培育出12幢税收超过亿元楼宇和30幢特色楼宇。
西湖区在发展楼宇经济上也取得显著成效,成功打造税收亿元楼宇5幢、5000万楼宇4幢,24幢重点培育楼宇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51亿元,税收贡献率达19.7%。明年,将确保实现亿元楼宇9幢,税收千万元楼宇30幢、特色楼宇3幢,确保楼宇税收占全区税收总额达3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