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30日讯调查显示,浙江农民收入构成中,农业以外的收入超过l80%,农村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逾七成。l2009年,全省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相加人均达l8983元,占全部纯收入的l89.8%
新春来临,浙江传来的消息令人振奋:2009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跃上万元台阶,达到10007元,比2008年增加749元,增幅8.1%。
调查显示,浙江农民收入构成中,农业以外的收入超过80%,农村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逾七成。2009年,全省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相加人均达8983元,占全部纯收入的89.8%。
改革中频出强农惠农措施
浙江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989年破千元到如今破万元,从原先的全国平均水平到连续25年居各省区之首。这是一个历史的积累过程,更是一个历史的跨越。实现这一历史性的跨越,靠的是走出了一条特殊的发展道路,就是以农民为创业主体的工业化道路,创造了“百万农民创业,千万农民就业”的奇迹。
七山两水一分田,人均耕地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浙江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先天的不足,促使浙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屡屡率先创新:最早允许农民务工经商,最早允许农民长途贩运,最早允许对农民开放城乡市场……改革开放初期,善于闯市场的浙江农民率先创办乡镇企业,并悄然孕育了股份合作、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模式。浙江省委、省政府因势利导,充分尊重群众的创新意识,坚持市场取向,率先推进市场化改革、率先推进农村工业化、率先推进内外开放联动、率先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措施,收到明显成效。
然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浙江农业出口受阻,内销锐减,部分农产品严重“卖难”,大批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回乡。农民收入一直全国居先的浙江,继续增收的压力前所未有。
危机中如何撬动农民增收的杠杆?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省长吕祖善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方针政策积极应对,号召大家共渡难关,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浙江省委、省政府在第一时间为“三农”工作定下大计:保供给、促增收、强基础、重民生,想方设法保证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把促增收确定为“三农”工作的突出主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所在。
2009年年初,浙江省出台了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财政预算在上年2.4亿元的基础上增加近1亿元,省、市、县三级财政安排粮食生产扶持资金比上年增加48%。实行订单早稻谷奖励政策,同时提高早稻谷最低收购价,对粮油种植大户实行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其力度之大、幅度之广、配套之全,历年少见。
政策的投入导向,有效地激发了粮农的生产积极性。2009年,浙江粮食播种面积、公顷产量和总产量实现“三增”,仅早稻就比上年增收1.6亿元,增幅为24%。
除了种粮补贴之外,还有农机具购置补贴,受惠农民上百万。仅2009年前10个月,全省就有7.4万余农户,享受到2.8亿元的购机补贴,补贴机具数量达到8.4万台(套)。
2009年7月,浙江省政府再次下发文件,在提升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产品销售、推进农民创业就业、创新经营机制、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多项惠农新措施。
为让农民钱拿得更舒心,省财政还改变了补贴发放方式,对市县“按上年基数定指标,当年据实结算”,“实报实销”大大增加了补贴范围,让更多农户受益。初步统计,2009年省财政安排“三农”支出高达232.96亿元,比上年增长31.5%,“三农”投入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难能可贵的是,在人均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浙江十分关注“平均数下的不平衡”,着力扶持困难群体。在全国率先消除了贫困县和贫困乡镇,目前正在实施的“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目的就是从解决区域性贫穷向实现户户小康转变。2008年,全省欠发达地区来料加工从业人员达到65万人,发放加工费达25亿元,从业人员人均加工费收入超过3800元。“来料加工”已经成为浙江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主渠道。
创新中改变农业发展方式
农民增收离不开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改变。
浙江农业资源有限,人多地少,但农业特色鲜明。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村经济结构和经营管理体制明显优化,但产业结构依然不尽合理、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育不足。
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如何应对挑战,保持农民持续增收,成了一道现实的难题。时任分管农业的浙江省副省长、现任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茅临生认为,惟有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浙江在发展效益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基础上,2006年提出做强做大农业主导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确定蔬菜、茶叶、畜牧、水产养殖、花卉苗木等十大产业为农业主导产业。
经过3年多的实践,主导产业优势凸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产值份额大。2008年主导产业产值为137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7%。
二是发展态势好。近5年内产值增幅均超过5%,特别是茶叶、畜牧、花卉苗木发展更快。2008年畜牧业产值达418亿元,规模居主导产业之首。
三是效益比较高。十大主导产业亩产值均超过2000元以上,其中花卉苗木达到5300元。
四是增收贡献大。果品、蔬菜、畜牧等产业的从业人数达到200万人以上。蔬菜产业成为平原地区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茶叶、竹木、食用菌产业则是山区、半山区农民的“摇钱树”。
目前,在浙江的农业主导产业中,花卉苗木产业面积全国第一,竹木产业产值全国第一。茶叶以全国十分之一的面积,创造了十分之二的产量、十分之三的产值,其中绿茶出口占全国的75%。蚕桑产业加工优势明显,加工出口全国第一。
茅临生告诉记者,在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同时,浙江还特别注重培育新型农业主体,采取培育职业农民,改造主体结构;发展合作组织,促进农民联合;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能力;加快土地流转,创新经营机制等多种方式,增强农业发展活力,提高农民收入。
据了解,为提升传统农民,引入新型农民,吸引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城镇居民和工商业主带着信息、技术、资金投资创办农业实体,宁波、义乌等地已相继出台了鼓励性政策,不少高学历青年投身农业正在成为浙江农业发展的新现象。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创业人才成为新型经营主体。
农业发展方式的创新,正在促使浙江农业从生存型创业转向创新型创业。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农机化、良种化、信息化、节能减排,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年间,都成了浙江农村的生动实践。
发展中走出农村建设新路
钱包越来越鼓了,农民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满足农民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2003年初,一项名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重点工程在浙江全面实施,决定对全省10000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并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行政村建设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5年间,全省为此投入建设资金707.36亿元,完成建设“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181个、环境整治村10303个。
村庄整治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农村环境改善。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既是改善农村民生的重大投资项目,也是提振农村市场的庞大消费支出。据统计,仅2009年上半年,全省投入的村庄整治建设资金总额就达35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12亿元,拉动农民、村集体和社会投入23亿元。宁波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000万美元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金华市金东区、绍兴市新昌县创建了新农村建设投资公司,浙江省农办等单位还联合举办了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推介项目总数200多个,与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签订了150亿元新农村建设资金贷款战略合作协议。
浙江省农办副主任邵峰告诉记者,村庄整治建设对农民保增收、农村保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是不可低估。2009年上半年,浙江各地利用村庄整治工程,作为在家门口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大胆开拓创新,实现村庄整治建设与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双赢。在项目建设中,积极推广采取包清工的建设办法,支持建设单位多用本地、本村的农民工,开拓了农民就业门路,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各地还同步开展来料加工服务点等村部服务场所的整治建设,壮大集体经济。据全省村级负债专项调查显示,凡开展过整治建设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较往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一些原来集体经济空白村变成了有收入来源的村。地处浙西的衢州市,2009年共投入农家乐建设资金4118万元,建成139个农家乐特色村,营业收入达9430万元。
跳出农村发展农村,跳出农业发展农业。浙江发展的这一典型思路,在促进农民增收、建设新农村的诸多方面得到生动体现。
记者曾到浙西南山区的松阳县采访,发现当地以改造农村破旧房为抓手,破解农村建房难,同步拉动了农村内需、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2008年,全县实施28个农村破旧房改造、5个整村搬迁和156个自然村撤并项目,累计拆除旧房3065户、全县10269位农民告别了破旧房。
改造农村破旧房,不仅改变了松阳县农村面貌,还扩大了农村内需,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增收。2008年,松阳县实现农民异地转移1638户5767人,是2007年的3.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8%,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9年初,该县农村消费增长21.8%,增速首次超过城镇。破旧房改造由此成为民心工程、富民工程。
松阳县的实践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2009年秋,浙江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浙江农民收入在突破万元之后,又一次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社会处于结构转型和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农民生活从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跨越,社会消费、投资结构等都有条件发生巨大变革。浙江农民收入突破万元之后,增收空间仍然很大。一万元,又是一个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