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2月2日讯(记者 包勇)早晚高峰,汽车排成长龙、公交车上人挤人,杭州的堵车难题困扰着许多人。
在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民建杭州市委会建议,在早晚高峰时,西湖恢复交通功能,不仅能有效缓解陆路运输的压力,市民又可在上下班途中欣赏西湖美景。
早晚高峰恢复西湖交通功能
随着杭州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在上下班时间。“像西湖周边通道太少,虽然有西湖大道,但东坡路还是经常堵塞,而此时西湖景区游客相对较少。”来自民建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吴彦说,经过1年的调研,提出了早晚高峰恢复西湖交通能力这个建议。
“西湖水深恰当,完全符合水上中小型船只的航行,而且船的容量与公交车相比容量较大。而且船内的空气比公交车上的空气要清新多了。”吴彦还建议,西湖水上交通线的收费也应参考公交车的标准,一来吸引上班族,二来吸引中外游客。
在非休息日期间,票价定位在普通群众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可参照公交车票价标准定价。在假日期间,主要目标人群是游客,可以根据定位不同,适当提高票价,既可以防止登船人数过多,又可方便游客出行。
那么,开通西湖水上交通功能,会影响西湖申遗吗?吴彦表示,也正是考虑到西湖申遗,所以只建议西湖水上交通线只设置在早晚高峰期。
有关部门:不具备可操作性
“西湖恢复交通功能,能解决杭城的早晚高峰问题吗?”市园林局局长刘颖一听到这个建议,首先是惊讶,然后是反问。
“如果西湖恢复交通功能,人流量增加了,这会给西湖周边的生态、旅游环境等带来影响。”市园林局局长刘颖坚定地说,西湖的功能是旅游,不是交通。
刘颖说,如西湖恢复交通功能,市民还是需要有交通工具到西湖边进行换乘,要是市民开车到西湖边坐船出行,那西湖边还需要建造大型停车场。
“恢复西湖交通功能根本就不具备可操作性。”刘颖说,目前,西湖申遗到了关键时刻,按照申遗标准,西湖要以保护为主,如果申遗成功,还要适当控制景区的车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