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9月3日讯(记者 童俊 通讯员 马进)为了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9月2日至3日,省公安厅交管局在杭州召开全省交警系统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现场会。
杭州的拱墅交警大队、西湖交警大队北山中队、临安交警大队青山中队和车管所作为全省交警系统执法规范化的样本,让我省各地交警同行借鉴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经验。
的确,近年来,杭州交警整改突出执法问题,健全执法管理机制,创新执法服务举措,赢得了群众的良好口碑。
交警大队设有“便民角”
拱墅交警大队办事区门口设有便民告知栏,为群众办理交通违法、交通事故以及占道挖掘等项目提供指南。
在指南下的“便民角”,设置了查询、违法处理、道管和值班领导接待窗口。办事窗口配备银联缴款机,避免了群众处理交通违法行为在大队、银行之间来回奔波。并配置了一机双屏和服务评价器,由群众对服务质量进行实时监督和评价。交通事故快速调解处理
面对困难群众,“拱墅区法律援助中心驻拱墅交警大队工作站”可以为其免费提供代拟法律文书、代理诉讼、仲裁等服务。
杭州交警通过实行民警调解、律师咨询、司法仲裁、法院裁定“四位一体”模式,快速协调解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有效化解了因交通事故引发的矛盾。
拱墅大队的仲裁室从2007年设置至今,已提供法律服务逾万起,办理案件1900余件。
设置书写室、醒酒室
交警大队还设置了群众书写室提供违法处理、事故处理、道管以及诉讼的各类表格样张和书写模版,供群众参考正确进行填写,大大节约了群众业务办理时间。
拱墅交警大队办案区内,设有安全检查区、证物室、公开调解室、询问室、讯问室以及醒酒室。同时,室内以可视化形式规范醒酒人员约束和看护要领。
根据接警实际需要,将接处警车副驾驶后坐设定为嫌疑人专座,安装约束带,并在其右侧车窗上加贴深色防撞防爆膜,确保嫌疑人无法从车内将车窗和车门打开,保障了人身安全。
杭州打造信息化交警
经过一年半时间的试点开发与全面建设,目前市区32个一线执勤中队已全部建成数字勤务室。
目前,中队数字勤务室对单点监控的电子巡逻日均多达140次以上。由于发现及时,接处警时间从原先的7-10分钟缩短至2分钟。遇辖区流量突变、交通拥堵,及时调整交通信号配时,调度警力进行疏导,改善了道路通行状况。
据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监测,去年4个试点交警中队辖区道路早晚高峰较试行前平均分别提前13分钟、16分钟结束。
车管所通过“一窗式”服务
近几年,杭州市机动车、驾驶人增长迅猛,截至2010年8月,全市机动车已达175万辆,机动车驾驶196万名,月上牌量超过万辆,日均车管业务需求近1.2万人次。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排队等候时间,车管所全部22个办事窗口统一实行“一窗式”服务模式,即一次取号、一窗办结。车管所通过“一窗式”服务,整合并改进车/驾管影像管理系统软件后,提高了窗口服务效率。
车管所还推出了“网上车管所”,实现了网上选号、修改车辆、驾驶人基本信息等网上办事项目,为网民提供快捷、优质、高效的交通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