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用工荒逼得不少企业“出门”招人 打工者有三期盼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浙江在线02月13日讯 息烽县,位于贵州中北部,群山环抱。

  这两天,平静的小城里来了不少外地人。因为,息烽人口26万余人,去年全县共有7.5万余人外出打工——这吸引了全国8个发达城市组团,在各地政府官员的带领下,一过完年就风尘仆仆来息烽“抢人”。

  昨天,我跟随浙江的招工团踏进了县城。在8个城市中,我们浙江占了三席——嘉兴、德清、上虞,是最多的。最抢眼的是德清招工团,由县长亲自带队。

  招聘会上,“娘家”,“婆家”,招人的,应聘的,各有心情。

  招工现场:县长带队亲自吆喝

  一进城,我先来到了息烽的劳动力市场。

  市场里密密麻麻挂满了一张张招聘信息,不时围起人,有妇女背着孩子,有的还来了一家人,寻觅自己需要的岗位。不过,求职的最高峰要在今天出现,会有五六千人来求职。

  这次招聘会规模是息烽历年来最大的,一共有上百个摊位。来自浙江、山东、福建、湖北等四省8城市的企业需要万余劳动力。

  劳动力市场一位工作人员说,来招人的企业太多了,光写招聘信息就写坏了二三十支水笔。

  我看了这些用工信息。发现除了注明月薪外,很多企业把福利待遇写得特别详细。

  比如嘉兴的一家服装企业列出的福利有:发年终奖、过节费、给女职工免费体检、生日享受旅游、提供宿舍并配有热水器空调、免费提供用餐等六七项。“这次肯定是僧少粥多。”这家公司的人事主管林亮其说,“没办法,现在只有把福利待遇写详细了,招人才有竞争优势。”

  “今年比去年难招。”在交流中,多家企业的人事主管这样和我说。“还是看的人多,下单的少。”

  在这支招工大军中,来自浙江的德清县是最引人瞩目的。

  因为县长亲自带队,四套班子的领导来了,目的同样是为企业招人。这似乎也透露着同样的信号:招工严峻。

  “欢迎大家来我们德清工作。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也高。”县长胡国荣这样“吆喝”。

  顿时,德清的多家企业引来追捧。

  息烽“娘家”:重点考虑浙江

  息烽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城市来抢人?作为娘家人,又是如何看待今年的招工荒?

  接着,我又来到息烽县就业局局长陈杰的办公室。

  陈杰介绍说,息烽县有人口26万余人,其中农村人口有20多万。去年,全县共有7.5万余人外出打工,大部分在省外,有5.7万人。

  “特别是以浙江和福建等沿海地区居多。”他说,息烽人在浙江的打工者有近万人。“他们总体的反响是不错的。”

  今年,他们选择了几个城市来招工,浙江是重点考虑的对象,所以邀请了德清、嘉兴、上虞三个城市。

  陈杰说,要来他们这里招工,得有三个标准:用工数量大;待遇福利相对较好;另外还得是友好往来地区。“浙江的用工环境比较好,合作得比较愉快,至今还没发生过劳务纠纷。”

  息烽人在浙江发家致富的也很多。

  陈杰给我讲了个故事:息烽有个农民贺得忠,十年前经政府组织到温州打工,现在已经在温州创办了自己的制鞋企业,解决了80多个老乡的就业,自己的年收入也达到上百万元。

  “现在有重庆、四川等地挽留民工外出,你们贵州有吗?”我问他。

  陈杰回答说,没有。他认为,重庆等地出现此现象有其特有的政策背景,目前的贵州,依然是劳务输出大省,但工人明显比往年要“抢手”。

  于是,我把这次招聘会的信息进行了对比,贵州省内和省外招工比例约为1:4,需求远远低于省外。

  作为“娘家”人,陈杰对“婆家”也提出了三点建议:“希望能切实提高劳动报酬;改善用工环境,让他们有归属感和亲情感;形成监察制度,维护打工者合法利益。”

  打工者心声:有医疗保障,不要变相加班,收入好

  从办公室出来,在市场门口,我遇到了正赶来“看看”的李顺会。

  点了一根烟,寒风里,他和我聊起他的故事。

  李顺会今年47岁,家住息烽县鹿窝乡,4年前到浙江打工,在绍兴、温州、宁波都干过活。年前,他刚从绍兴的一家服装厂回来。

  现在的李顺会有些犹豫,要不要离家打工。“城里的生活成本太高了。”他给我算了一笔账,前段时间,物价涨得快,大米每斤贵了四五毛,房租也涨了100元,还有其他费用。

  “要比以前多花四五百元,虽然工资也涨了两三百,但总账算算还是有点不划算。”李顺会说,“今年再涨点就更好了。”

  在浙江的几年打工生涯,让他觉得最不满意的是社会保障和变相加班。

  去年,老李生了一场病,花了好几千元,但企业没有给他保险,全部要自己出,而在老家则能报销一部分。“我们打工的一年在外辛苦赚钱,最怕的就是生病了。”

  “浙江很多企业是私人老板,在社会保障方面做得还不够。”老李说,另外,他希望能有一个固定的工作时间,而不是经常要加班。“有的企业现在工资高了,但是人的劳动强度也随之大大加强。”

  老李工作过的一家服装厂,每天要工作10多个小时,才能拿到3000元的工资。这让他感到很疲倦。

  从贵州到江南打工,有些饮食习惯也不同,老李一开始吃不好饭,没办法,让家人捎了几瓶家乡的辣酱。

  “像我们这里的人喜欢吃辣,如果企业里能在这些生活习惯上多一些服务,也会让我们感到温暖。”老李还提了这个意见。

  “再看看吧,不急。找个工作总容易的。如果有中意的单位,过几天就回浙江。”说着,老李和我告别,走进了劳务市场。

  用人单位:飞行招工奔波全国

  农民工们不慌不忙,但用人的企业却有些着急。他们实在等不住了,纷纷主动出击。

  昨天晚上的饭局上,大家都吐着苦水。“跑了好几个地方,但招到的工人却少得可怜。”

  上虞卧龙控股集团的人事干部陈军说,公司就要开工了,等着用人。他们把招聘台摆到了火车站,但收获寥寥。“‘守株待兔’肯定不行了,只有走出去。”

  主动,更主动,这样的招工方式在今年特别流行。用这些招聘人员的话来说,“飞行招工”已经越来越普遍了:周五飞到贵州,周六周日开两天招聘会,下周初赶紧飞回去,汇总招工情况,到了周末再去下一个城市。

  我初步了解了一下,上虞招工团还要去云南会泽、陕西汉中等地;德清甚至还要远征黑龙江。

  浙江龙盛集团的人事部负责人高全说,他们公司在2月9日就派出了一支队伍,前往甘肃兰州招工。他自己则来到了息烽。“只能到处撒网了。”

  在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牵线搭桥下,浙江舜光照明、昱兴装潢、东昇集成装饰等5家企业组成的招工小分队也已经出发,他们的目的地是安徽和河南。

  另外,一些企业的人事主管透露,很多企业在过年前给回家的员工打招呼:明年自己回来的,报销车船费,能带回一个的,给中介费。而一些劳务中介人员因为手中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而成为企业的“座上宾”,招收一名员工就给多少提成已经成为不成文的规定。

  就业部门:上门招人还要先拉关系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劳动就业部门官员的眼中,这几年招用工情况的变化,正可以用这句老话形容。

  昨天晚上,我和同行的官员王令聊起这个话题,他深有感触。

  “哎,今非昔比了,”这位上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中心主任如此感慨。

  前几年,企业招工哪用得着劳师动众,组团跑到几千里外的小城。“一般都是劳务输出大省自己送上门的,希望帮他们解决一些劳动力输出任务。”

  但近年来,主宾之间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招工越来越难找。企业不得不化被动为主动。而就业部门也充当起了“服务员”,为企业联系劳务输出地,组织他们赶场“吆喝”。

  尤其是今年,更出现了“新闻”——绍兴就业部门联系重庆、四川等地,遭到婉拒。“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王令说,不仅如此,现在去某个地方招人,还要凭“关系”,因为太抢手了,比如这次到息烽。“如果关系不好,他们不满意的话,还不会邀请你的。”

  这些戏剧性的变化,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招工形势越来越严峻。

转发到: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浙江在线微博网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杭州: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将点名通报-浙江新闻

小伙遇车祸遭拦腰碾压
世界500强高级女白领被迫请假照顾双胞胎女儿
23天里1家法院受理31件危险驾驶案 9种醉驾要加刑
杭黄铁路工程获批 2018年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黄山
浙江新增5例H7N9禽流感病例 杭州活禽交易全部暂停
行人擅闯机场快速路被撞后遭反复碾压 责任怎么判?
"单独"二孩准生证起码要7种证明 最快节后申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用工荒逼得不少企业“出门”招人 打工者有三期盼
·【专题】破解用工荒 浙江怎么办?
·金华企业应对"用工荒" 留老员工民企设"工龄工资"
·用工年年荒转型声声急 专家:根本对策在创新、转型
·义乌企业网上"招兵"40万 人力市场日求职者不足万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