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事,就是干部的事;群众如果心里有疙瘩,当干部的不及时化解,怎么能吃得下饭、睡得好觉
王益群处理纠纷总是十分及时。她常说,群众的事,就是干部的事。群众如果有矛盾,心里就有疙瘩,我们当干部的要是不及时化解,怎么能吃得下饭、睡得好觉?
因为农房改造涉及土地调整,需要将村民吴世探家的1.56亩自留地置换给5户村民。这点土地面积虽小,影响却很大,如果置换不出来,就会拖全村农房改造的后腿。
吴世探是个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种田一辈子,对自己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当王益群上门做思想工作时,他非但不配合,还破口大骂。可王益群不管这些,依旧笑脸对待。接连好几个晚上,她陪吴世探边看电视边说:“你都70岁高龄了,可以把我当女儿看待。你骂我,不就等于骂自己的女儿吗?再者,农房改造,先不说改善村民生活,改变全村面貌,就是对你家也很有利啊。”一番话,说到了吴世探的心坎上,老人爽快地答应置换土地。
丈量土地那天,雨下得很大,王益群和村干部一起,来到吴世探的田头,拉皮线、量面积、埋地界,忙得不亦乐乎。看到连伞都没打的王益群全身被雨水淋湿时,吴世探感叹道:真是个好人啊!3个月后,王益群走了,老人特地赶到殡仪馆送行。在殡仪馆,吴世探老泪纵横。
后里吴村种菜大户张美珍有6个蔬菜大棚,其中2个大棚因为村里启动农房改造工程,需要拆除。村里给张美珍的拆除补偿十分优惠,但张死活不肯拆除,还与村里发生了矛盾。王益群得知情况后,当天就去做张美珍的思想工作,后来,又多次上门,但张就是不松口。不得已,王益群动用亲戚、朋友做张的工作,还从县里请来“调解能手”一起攻心。几天后,张美珍想通了,痛痛快快地拆除了2个蔬菜大棚。
在王益群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后里吴村大部分农户的土地调整工作如期完成,干群关系改善了。目前,该村两委和村民上下一心,各项事业有序开展。
“王益群当官没有官样,三天两头到各村转,坐在村民家的板凳上拉家常,甚至会自己倒水喝,盛碗剩饭就吃。”每次听到这样的话,王益群会高兴地说,这说明群众相信我、亲近我,把我当自家人。
“一个干部,能做到这样,确实不简单。”官路镇的一名机关干部说:“将心比心,我是很难做到的。”
去年5月27日,王益群被抽调到椒江办案的前一天,还下到后里吴村。
那天,雨不停地下,村里在拆除110多口露天粪坑。这是项重体力活,不少男人都嫌太脏太累不愿意干。王益群见状,挽起衣袖,和村民们一起,用手抓起粪坑。随着一声声“用力拉啊”的呐喊,一口口笨重的粪坑被“拔”出深埋的土中。
那天,后里吴村清理掉了所有露天粪坑,王益群和几十个村民一样,身上沾满粪便,浑身散发出臭气。村民们说,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一个女干部搬粪坑。
徐清清是名年轻的大学生村官,镇里将她抽调过来,与王益群坐同一个办公室,协助她的工作。徐清清说,王益群自身要求很严,对同事也严,久而久之,她对王益群有了敬畏之心。王益群每天忙忙碌碌,总是有干不完的事。下村回来后,要记工作日记、整理思路、写材料,经常到下半夜才回家。
有一天深夜,两人忙完工作,开始谈心。徐清清不解地问王益群:你为什么老是往村里跑?
面对这个问题,王益群似乎有好多话要说,但她沉思良久,最后只说了一句:“因为我与群众有感情。”
与群众有感情,表明王益群心系群众、装着群众。1984年,王益群在原方宅乡工作,派驻距乡政府十几里远的大坑村。当时,乡里没有汽车,下村全靠两条腿走路。
张雯雯是王益群在方宅乡工作时的同事。她说,王益群对大坑村的每家每户了如指掌,心里总是牵挂着村民,把村民当成自己的亲戚,喜欢下到村里。张雯雯回忆,1987年8月,一场大台风突然袭来,暴雨如注,至晚上11时,乡政府周围一片汪洋。王益群却披上雨衣,打着手电出门了。她要到大坑村去,组织村民连夜转移。“那时,王益群还是个22岁的小姑娘,独自一人在漆黑的深夜,涉着深水,顶着狂风暴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需要很大的勇气。”张雯雯说,那天晚上,王益群转移了7名住在危房里的村民。
类似例子还有不少。有一年夏天,因为刮台风下大雨引发山洪。下午,王益群走了六七里路,来到住在溪边的铁炉村一户村民家里,动员他们转移。但思想工作做了一个多小时,都没有见效,这户村民死活不肯转移。当家的是个70多岁的老人,他说,人活着,房没了,还有什么意义。不得已,王益群只好背起老人,拉着他的媳妇和孙女,强行将这三口之家转移到安全地方。当晚,这间老房子被洪水冲得无影无踪。
殿岩脚是上张乡的一个自然村。村子位于半山腰上,山上有个“屋顶水库”,水库下面居住着60多个村民。2004年,也是因为刮台风,王益群穿上雨衣、雨鞋,连夜挨家挨户动员村民转移。村民们也是坚决不肯转移,说水库很安全,从来没有遇到过危险。但王益群硬是将村民全部转移出殿岩脚村。当夜,大水溢出水库,村里不少房子遭受灭顶之灾。
王益群对群众有感情,群众也把她当亲人。在王益群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当地许多干部群众想到杭州看望她,电话一个又一个打到她和她丈夫的手机上,询问病情、住哪家医院。为了让王益群静心养病,官路镇还特地通知各村,请各村干部群众不要到杭州探望。直到现在,后里吴村71岁高龄的吴冬香还保存着王益群的手机号码。8月2日中午,是王益群出殡时间。烈日下,地面温度高达40℃,许多上了年纪的干部群众还是一把泪、一把汗地坚持把花圈亲自扛到王益群的墓地,送上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