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记者李敏 4月11日发自杭州乔司监狱
乔司监狱第八分监狱,原来是养牛的生产区,产出牛奶供应附近的乳制品厂。现在,这里易名为浙江省乔司监狱出监分监狱。
上个月底,司法部长吴爱英和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刚刚视察此地,并为浙江省首个出监分监狱揭牌。
年轻的副监区长施俊杰说,当天正好有多家企业在分监狱开招聘会,为即将刑满出狱的人员安排工作。那一刻,他想起了自己常看的一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在监狱里,越来越多的“肖申克”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在临释放的一个月,他们被安排进出监分监狱接受系统的出狱教育。
7日至8日,浙江在线记者获准进入该分监狱,了解作为浙江首个专门实施出监教育的出监分监狱里的临释放人员和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练习认路
出狱前的畏怯——出去怕看人家脸色
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许多人都不会错过,不仅为肖申克的成功越狱而欢呼,同时也为影片里的一名小人物,在监狱图书馆里工作了50年的布鲁斯而难过,在获得假释后他选择了超市的工作,但越来越发现无法适应当代社会,最后在小旅馆里自杀。
一位教员在上课时为服刑人员讲了这么个故事。
出狱——害怕的心态,伴随着许多服刑人员期待出狱的心理。这个世界变化太快,还是我的脚步太慢?出去了,我能干些什么?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科技处处长、犯罪心理学副教授邵晓顺也在关注出监分监狱临释罪犯心理。不久前,他还数次被邀请到该监区授课,与临释服刑人员互动。
他说,服刑人员临近释放,即将重获自由,盼望回归但是心存忧虑,一个就是就业,一个是歧视。这是普遍心理状态。
第二个心理表现,就是自信心不足,抬不起头来。“所以他们释放出去,一般都会换个陌生环境工作,千方百计隐瞒过去。”
他发现,还有一部分服刑人员有不正常心理,希望出去能大吃大喝,满足原先被抑制的物质心态。
他与服刑人员互动时,主要针对他们期望值进行调整。
模拟存取款
阿健,贵州西部的一个偏僻山村出生长大,18岁那年,他刚跟老乡跑到温州,老乡带他抢劫,他参与布置并望风,把受害人打成重伤,随后入狱服刑,11年。这意味着他的青春都将在铁窗度过。
懵懵懂懂,他被带进了杭州的乔司监狱一分监狱,他回忆2003年进入监狱时的第一个月,“生不如死”,自由多么可贵,而他多么后悔。
低迷消沉,一切无济于事,在给家人送去一份通知后,他决定好好改造。
在一分监狱,他的生产劳动是箱包加工,现在,拿到了省劳动保障厅颁发的箱包生产二级工的职称,按行情,他出去就可以找到4000块以上的技术工作。
因为表现突出,他获得了3年4个月的减刑。
遥想8年前的懵懂青春,他抽着烟,穿着破皮鞋,留着分头大摇大摆地走在大路上,看上去潇洒,囊中羞涩无比。
在监狱的几年,他学会了一门技术,一般别人每月可挣100多元的生产报酬,他可以挣到300多块,8年下来,他也有一笔足以回家的积蓄。
出狱前的一个月,阿健还在一分监狱,他用了“近乡情怯”的类比,离出狱日子越近,他越怯生生,家,总要回去看一看,村里人见到监狱出来的自己,会说些什么难听的话,自己的头还能抬起来吗?
施俊杰开导他,你有一门正当的本领回家了,你变成一位能自食其力的人回家了,你成功改造回家了,有什么可羞耻的。
几次谈话后,尤其是在出监分监狱监禁式、过渡式和社区式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后,他豁然开朗了许多。
10日,他出狱的日子,剪着平头的阿健提着自己的行李包迈出乔司监狱的大门,他一点都不慌张,他先坐509路公交车到金海城商业中心,随后换乘508路到城站火车站买票。
他想回家,崭新的人生在等待他。
回去后,他在当地马上办理身份证后还要回到浙江,海宁有一家箱包厂对他有意向。10日这一天,春光灿烂,坐在509路车的窗边,他轻哼起郭桂彬的《浪子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