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二连三的举措显示,铁道部似乎正在努力消解民众“被高铁”的尴尬。
20日有新闻称,计划6月底开通的京沪高铁将采取拆除豪华座椅、降低运营时速的方式降低成本票价,以贴近普通消费者的需求。
而在更早的时候,铁道部高层曾在《人民日报》上透露,将适当降低高铁时速,安排多种速度等级列车混合运行,同时表示,“铁路工作要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满意为评判标准”,“充分考虑人民群众多种层次的客货运输需求和对票价的承受能力”。
这些意味着,铁路在追求与中国国情尤其是民众消费水平相“匹配”。
的确,最近几年,中国铁路尤其是高铁的发展可谓举世瞩目。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高铁的营业里程已经达7531公里,是全球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也相伴而生。比如,高铁虽快,票价却实在不便宜,加之普通动车以及慢车越来越少,一些民众直呼“被高铁”;与此同时,一些路线却刻意追逐高端乘客群,比如今年春运上海开往成渝两地的动车豪华车厢空空如也,而普通车厢却一票难求。
铁路是基本公共品,而且是必需品。在这种情形下,无论铁路部门是玩超前、走高价还是拼豪华,民众只能硬着头皮承受。但不满却在心中滋长。
从某种程度上说,铁路建设是一个民生问题。铁路部门最近的举措,让人们看到了改善的契机,应该说是符合民众期待的。铁路若能以“人民群众满意为评判标准”,也必会在市场竞争中巩固自己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