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的称谓,听起来似乎特别威风。可不,如今在一些乡镇,“部长”就很流行。
笔者日前在一个乡镇采访,频频遇到“部长”,但他们并不是人武部长。一打听,才知道“某某部长”,实是乡镇的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或纪检委员。原来,这些委员都“升格”成了部长,难怪乡镇里的“部长”多了。
知情者说我少见多怪。这些委员被叫成“部长”,其实是有理由的。一是当官不带“长”,总是不好听;二是“名不正言不顺”。试想,乡镇下属众多机构的负责人,有的称主任,有的称局长,“级别比他们高,还被称为委员,对外交往不方便”。因此,被称为部长,也属“正名”。说者有心,听者悦耳,乡镇的“部长”也就叫开了。
乡镇“部长”如此流行,还有着深厚的社会土壤。在一些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尽管术业有专攻,但其从业人员也常常为一官半职苦恼,甚至“拼命”。
日前,合肥工业大学,一位34岁的校团委副书记因竞聘校团委书记不成功,竟跳楼自杀。这样做,也许有他自己的理由,但以生命为代价实在太可惜。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当官,只有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才能留下好名声。那些特别在乎“名声”的,反而容易被群众遗忘,甚至惹“骂声”。
因此,包括乡镇干部在内的所有为官者,都应多静下心来好好省思自己的行为,踏踏实实地为百姓多干些事。
只有这样,才能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业绩,成为群众由衷赞美和拥护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