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温家宝总理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道德不倡,天下不宁。一个渐失道德底线的社会,何止“食难安”,什么光怪陆离、匪夷所思的事都有可能发生,无所顾忌、勇于作恶的人越来越多,最终必将滑向人人自危、国将不国的危险境地。因此,在全社会进行道德重建,不仅极端重要,而且刻不容缓。而道德重建的当务之急,是重建为社会和大众起示范和导向作用的“官德”。
“官”为民之表率, “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为官者的道德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一个社会、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风气正不正,领导干部就是风向标。如果为官者一身正气、德能率众,群众自然见贤思齐、修身养德,治下必然民风淳朴、秩序井然。反之,“上梁不正下梁歪”,为官者以权谋私,怎么引导群众大公无私?为官者争名夺利,怎么引导群众淡泊名利?为官者贪图享乐,怎么引导群众艰苦奋斗?为官者言而无信,怎么引导群众诚实守信?为官者弄虚作假,怎么引导群众表里如一?为官者信奉“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怎么引导群众爱岗敬业,“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为官者贪污腐化、无所不用其极,又怎么引导群众克己自律、明荣知耻、遵守法纪?正所谓“政者,正也”,其身不正,何以正人。“官德”,如同社会道德大厦的顶梁柱;“官德”缺失甚至败坏一旦成风,则上行下效,风吹草随,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必然江河日下,社会道德大厦必将风雨飘摇、岌岌可危。
因此,以德治国,重在以德治“官”;道德重建,重在“官德”建设。而提升“官德”建设水平,一方面,靠的是各级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各级组织部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任何时候选拔领导干部,对“德”的要求都打不得一点折扣、来不得半点马虎;干部一旦“德”有问题,就失去了被提拔重用的基本资格。必须全面、全程地考核领导干部的德,既看政治思想觉悟,又看作风和品行;既从工作实绩看德,又防止用成绩代替对德的评价;既管好八小时以内,又注意八小时以外,将其工作圈、交往圈、生活圈进行对照,看其是不是台上台下两张脸,圈内圈外两种形象,人前人后两样道德表现。对于领导干部暴露出来的任何道德品质问题,都必须提出严肃的批评教育,重者要予以党纪政纪处理,直至清除出干部队伍,决不让无德之人官场得意、败坏风气。
古人云,德不厚者不可使民;对于今天来说,可谓之“德不厚者不可为官”。只有各级领导干部身上都充盈着高尚道德的血液,成为社会上道德素养较高的群体,以良好的官德引领社会风尚,我们的道德重建才具有更扎实的基础,以德治国才具有更坚实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