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微博异军突起,成为备受追捧的舆论新阵地。一大批党政官员试水微博,尝试与民互动新模式,再次催生了微博热潮。
据报道,目前仅新浪微博就有政府机构微博1500多个,官员实名微博超过1200个,加上“潜水”的官员微博,数量蔚为可观。如何利用好微博这一新平台,加强与群众的联系,促进工作,成为越来越多官员思索的问题。
微博可以成为开展网络问政与接受舆论监督的“利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目前,我国网民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很多地方的党政机构和官员通过微博广泛开展各类网络问政活动,了解群众所思、所忧、所盼,赢得了社会公众的普遍赞誉。
与此同时,官员也需要适应微博时代的舆论监督新模式。网友普遍认为“信息越公开,政府越可爱”。官员开设微博意味着给自己设置了“金鱼缸”、打造了“阳光房”,数万双、数十万双雪亮的眼睛,对大至执政效率、工作态度,小至穿衣着装、日常出行等全天候、全方位监督。这对于监督官员、推动廉洁自律都有极大的好处。
官员“织围脖”,还可以借此有效引领网上舆论和解决网下问题。目前,众多政府机构和官员在遭遇突发事件或面临公关危机时,由微博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社会舆论。与此同时,网上舆论引导还必须与网下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必须充分意识到网络舆论是现实问题的反映。社会舆论伴问题产生而来,随问题解决而去。
从这个意义上说,要真正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关键在于解决引发舆论的问题。政府和官员开设微博固然好,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微博背后的工作支撑机制。如广东省公安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微博管理工作的意见》,建立了一系列工作机制,不管是投诉或举报,都有部门及时跟进处理。这是一种好的尝试,对我们将网络问政理念落到实处、产生实效,不无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