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龙,网名龙少,好友印象签名:好男人、龙哥哥、潜力股、钻石王老五……
初见朱佳龙那天,他休息,穿一件休闲的红色条纹T恤,让人一时很难把这个时尚帅气的85后青年和优秀党员、“省级劳动模范”结合在一起。
第二次见他,在车间,换上了工作服坐在工作间的朱佳龙,操作着价值将近3000万元的意大利PAMA数控机床,眉宇间有一股超越他这个年龄的成熟老练和专注沉稳。
这个85后、没有显赫学历的农村青年,参加工作只有短短5年就成了省级劳模,他是怎么做到的?
朱佳龙1985年出生于海宁农村。父亲是村里的能工巧匠,原先在乡农机厂当工人,后来自己开了家农机店,卖些打稻机、平板拖车等农具,朱佳龙从小在父亲的农具店里长大。
他说,自己后来对机械的特长和兴趣,应该来自父亲的遗传和这一段经历。
朱佳龙小学和初中时,除数学稍好外,其他功课都平平,总分一直处于全班中下游。
初中毕业,全班除一小半成绩较好的学生报考了普通高中,其余大都报考了中专、技校和职高。朱佳龙听从父亲的建议,报考了海宁轴承专业学校。
职高的教材和普高不同,但大部分课程设置差不多,以语文数学外语物理为主,这些课,朱佳龙成绩还是一般,他最感兴趣的是技能课《机械基础》,单科成绩往往能排在全班前十。
两年职高上完,2003年,朱佳龙参加了职高生的高考,考上位于绍兴的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加工技术专业。
从此,他的几乎全部学习内容都集中在了机械机床上,这正是他的兴趣和专长,因此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一直稳居全班前三。
2005年,朱佳龙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6年,朱佳龙第一次在学校报名参加了杭州市数控技能大赛。全校600多名学生,经过海选、初赛和复赛,最终确定了20多人的集训队,经过三个月高强度训练,再经过选拔淘汰,最终组成校队,代表学校参加杭州市数控技能大赛。
“集训那段时间,可以说是这三年里最苦最累的时候,也是我在学校三年收获最大的一段时间。”朱佳龙回忆说,“每天早上一起来,就抓起教材去教室,下午上机操作直到晚上,回到宿舍经常衣服不脱,倒下就睡,第二天早上爬起来又去教室……”
那次比赛,朱佳龙最终获得第11名的成绩,按他自己的说法“没发挥好”,但他还是被杭汽轮公司前去选人的“伯乐团”看上了——那是杭汽轮第一次面向大专院校招收一线操作工,此前招的,大都是农民工或技校学生。
那次比赛,朱佳龙尽管成绩不算理想,但他表现出的成熟沉稳和扎实的基本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6年进入杭汽轮后,朱佳龙的专长和兴趣更加显露无遗,他在实践中认识到知识的不足,但这反而激发了他的钻研劲头,遇到不懂的地方,一边诚恳向师傅求教,一边买来书本学习摸索,白天实践操作夜里自学钻研,很快,他就胜任了岗位,并迅速成长起来。
2006年,杭州市数控技能大赛全市第二;
2007年,参加浙江省数控技能大赛,获全省第一;
2007年,获得“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
200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
2009年,第七届“杭州市十佳外来创业务工青年”;
2010年,获得“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
……
持续专注于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就一定能取得成绩——这应该就是朱佳龙用求学和工作经历证明的道理。据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