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原在中学执教十多年,很多门生现在陆续从大学毕业了,其中有不少考上了大学生村(社区)干部,通俗的说法叫做“大学生村官”。通过线上线下的相聚,发现了他们这几批大学生“村官”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那就是,这些孩子所学知识与在农村实际工作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我也百度到近年来的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村官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4%,此外,医学占2%,工学占6%,法学占3%,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占22%,哲学、历史学以及说不清楚的占18%;理学、文学、教育学三者占总数的45%。可想而知,缺少农村工作方面的基本知识,对稳定大学生村官队伍,鼓励他们在广大农村地区干得长、留得住,是有较大不利影响的。
的确,为了解决大学生到乡村工作的后顾之忧和“干不长、留不住”的问题,国家不断给大学生村官以“优惠”政策,包括定向招考公务员、选拔领导干部等,着力推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但一村一名大学生,比较强调数量、忽视质量,在专业知识结构上,大学生村干部远离农业、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实际需要。实践已经证明,有一些大学生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很快和农民沟通和建立感情,从而顺利适应农村环境,有效推动工作开展。
为此,我建议有三:
一要重视岗前培训设计。鉴于目前存在专业知识与农村实际工作脱节的问题,有必要在大学生走上“村官”岗位之前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培训,包括农学、医学、经济、管理等各方面的专业培训。建议增加实践环节,上岗前抽出一定时间组织、指导大学生到村(社区)蹲点、定点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建议采取学分制,通过培训考核完成规定学分的,或通过补考达到规定学分的,才能定岗。
二要建立因材定岗机制。人事部门要做好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精细分类,然后根据专业情况、个人特长和上岗培训(调研)成绩、一年试用期工作表现情况,将大学生“村官”分配到特定的、与大学所学专业有较高关联度的“村官”具体岗位上,如有文艺特长的,让其负责基层文体团队辅导或其他文化事业;法学专业毕业的,让其负责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或其他法律事务等等,实现学以致用,树立工作信心,发挥其应有作用。
三要推行分类招考措施。制订招考选聘计划前,应对基层空缺岗位的专业要求、能力要求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采取不限专业类命题和分类命题相结合的考试录用形式,据此制定招考选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