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广州市领导建议用“新广州人”取代原有的“农民工”、“打工仔”、“外来人员”等称呼,促使“新广州人”更好地融入广州,并表示将“新广州人”纳入广州市的公共服务体系,让其逐步享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待遇和公共服务。
将“打工仔”纳入“公共服务体系,让其逐步享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待遇和公共服务”。笔者以为,这才是真正触及到根本,它比仅仅改称呼,更具实质意义。
对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称谓,各地已渐成共识,大多称之为“新城市人”,但实际待遇落实到位的不多。有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里干了10年、20年,长期为当地经济建设作贡献,却仍被当作“流动人口”。其社会保障、子女就学,仍旧与户籍人口存在较大差距。
仅就随迁子女“就地高考”问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在今年两会上指出,城市应当为稳定就业者子女就学负责,其中最尖锐的问题是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如此看,城市不对外来人员“让利”,无论称谓、表述多么新颖别致,都难以撼动其骨子里、实质上对外来人员形成的“挤出效应”。
说白了,如果真要改变外来务工人员的命运,城市不仅要有善意,更要有善政;不仅要有爱心,更要有行动。否则,外来人员就只能“新一阵儿”,或者“被新一阵儿”后,生活上、权益上没有得到公平地对待,仍是城市边缘化的那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