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上到线下去,到基层一线去!今日起,浙江在线启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媒体记者将深入乡村、社区、企业、学校、市场等,入基层,听民声,反映民情、联系群众、深入现场,推出“入基层 听民声”——短、实、新、多、快新闻专栏。力求展现短小精悍的文风、实实在在的作风、贴近生活带有体温的报道,多媒体多手段和及时快报的网络传播特色。

  同时,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推进《民生帮帮帮》、《警察出更——记者蹲点派出所》等发自一线的专栏报道。

·老中铁20年修了17条铁路和地铁 只有3个春节与家人度过
·记者走进街道停车点 24小时贴身感受停车收费员艰辛
·小学校有大理想 缙云新建小学要培养“中国乔布斯”
·记者地铁工地体验通风管制作全过程 工人最盼能有个家
·杭州"礼让斑马线"是怎么炼成的?"乘数效应"演绎城市文明
·走基层·人物:民警杨光照 把阳光照进老百姓心坎里
·记者走进建筑工地 随老夫妻一起当“钢筋工”(图)
·记者走进电子厂生产一线 体验新生代民工的辛苦
·养猪场办发电厂:养猪也得“可持续”
·记者深入杭州足浴行业 体验足浴技师的喜乐哀愁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走基层 正文
杭州"礼让斑马线"是怎么炼成的?"乘数效应"演绎城市文明

  专家:发挥出“乘数效应”很重要

  “斑马线前礼让,看似一个小小细节,但细微中体现出现代城市公民的素质。”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省社会学会长杨建华说,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让你感受到杭城这座城市的温暖、幸福。

  “如今在街头,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在斑马线前礼让。”杨建华说,经过相关部门大力整治以及媒体宣传,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已渐渐深入人心。

  相比以前,杨建华感慨道,以往,我们看到的是汽车在斑马线前呼啸而过,车子过后留下的是行人战战兢兢的身影,斑马线上也不时发生悲剧。

  “斑马线本身就是起到提醒、警示作用,开车人见到斑马线应该有敬畏之心。”杨建华说,斑马线从设计之初就贯彻了“行人优先”的原则,不仅是行人过街的通道,也是保护行人的“安全线”。

  杨建华说,如今中国已进入汽车时代,很多城市,就硬件而言,已经跟发达国家相差无几,但是,汽车时代的文明,却还没有到来。

  “如果光靠交警投入的力度,远远不够,要形成斑马线礼让,需要‘软硬兼施’的举措。”杨建华说,杭州一方面加大对违章行人的处罚力度,一方面营造礼让斑马线的氛围,这就非常好。

  杨建华举例说,“公交车带头礼让,带动出租车、私家车礼让;一个司机礼让,带动两个司机礼让,再带动四个司机礼让。发挥出‘乘数效应’就能转变整个社会的风气。”

  “一脚刹车,但传递的却是一种精神、风度和涵养,这已然成为杭州一道美丽的风景。”杨建华认为,文明礼让斑马线成为杭州打造“全国交通文明示范城市”的又一力作,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全社会都要参与营造一种遵守交通法规的氛围,特别要对下一代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就明白安全驾驶、依法开车是一名司机的职责,文明行车也是司机肩负的一种社会责任。”杨建华说。

分享到 转播到浙江微博浙江微博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开心网 人人网 人人网 推荐到豆瓣 豆瓣 搜狐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