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26日讯
在宁波象山县石浦港畔全国第一家以“台胞”命名的红十字台胞医院中,活跃着一支海上专业紧急搜救医疗救护队,队中共有6名青年党员、9名团员,都是来自一线的临床医生和护士。自2005年4月组建以来,救护队累计出海220余次,救治病人254人,被誉为石浦广阔海域上渔民心中的救护明灯。他们的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浙江日报》和中央电视台二套《生活》栏目等多家媒体报道。
每一次救援就是一场党性的考验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海上救援工作的第一线,在渔民出海作业时常发生的外伤、急病和变质鱼虾中毒等意外事件面前,“海上120”救援队的每名党员,以顽强的意志克服着海上气候恶劣多变、晕船呕吐、吃睡艰苦等困难,用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入党誓言,彰显新时期共产党员本色。救援队始终把患者安危摆在首位,经常一次出海就要十几个小时,甚至三十几个小时,党员医生刘润平就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有一次,刘医生晚上9点接到求助,石浦平岩渔村渔工戚高中的左腿不慎被锚缆击中,腿骨断裂、伤势严重。当晚海面上风力达8级,风浪高3米多,救援船倾斜度达20度,到第二天5点救助船与出事渔船会合时,刘医生几乎呕吐了7个小时。他全然不顾身体不适,迅速投入到抢救中,为伤员做夹板固定、插针输液护理工作。又经过近10个小时的艰难返航,伤员被送至台胞医院,刘医生又立即投入手术,由于抢救及时、措施到位,保住了伤员的左腿。像这样关键时刻党员挺身而出,全然不顾自己,一心为病人着想的事情还有很多。
每一次救援就是一场严峻的战斗
救援队始终本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经常组织业务学习、技能考核、军事特训,提高海上急救业务能力和抗晕眩能力,以保证船上颠簸施行急救的准确度和克服出海救护恶劣的环境。“每一次出海对我来说都是一场战斗,但是救援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以外的东西,包括人性和生命。”队员陈帅帅的一席话道出了救援队的服务宗旨和所有人的心声。
海上救援工作不仅是急救业务和大自然对抗能力的考验,更是时间和生命争分夺秒的赛跑。救援队实施了“10分钟”反应制度,从接到举报电话到救援船出发、救援船登陆到患者抵达医院两个阶段的时间都必须在10分钟以内。有一次,早上7时50分,医院接到渔民求救电话:“一渔民中毒昏迷,情况危急。”接到指令后,2名队员快速备齐抢救药品、氧气袋等救援用品,随救护车抵达码头,登上救援海政船。8时整,救援船紧急驶向出事海域。
每一次救援就是一场人性的关怀
救援队始终秉承着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人道主义关怀,建立了海上120“绿色通道”,免挂号费、工本费,海上120接诊的急诊病人先手术、后缴费,还对困难渔民及外来务工船员实行医药费减免,累计减免医药费用70.3万元,仅今年就减免9.6万元,让广大渔民感觉到党的温暖和人性的关怀。
2009年5月,海上“120”出海人员接诊了一名伤者,因操作不慎右手腕部被渔网绞住掉落大海,大量失血造成休克昏迷,生命奄奄一息。救援队组织强大的抢救阵容,历时近1个月,花费近6万元,保住他的性命,并且根据该伤员家庭条件和经济情况免除全部医疗费用。伤者康复后,向救援队赠送了“医德仁心”的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