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气量不大,很容易发脾气,你要跟我辩论,我可能当场就会面红耳赤。虽然我的气量不大,但是我从不整人,从不记仇,这是事实可以证明的。相反的,对于那些敢于提意见的人,敢于当面反对,使我下不来台的人,我会重用他。当然,也不是对一切人都重用,如果他没有能力,我还是不能重用。但是,我绝对不会记仇。”最近,朱镕基同志的经典语录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广为流传。
领导干部面对不同的声音、意见,该如何对待?朱镕基同志无疑给出了自己独特的答案。听得进批评的声音,甚至重用让自己下不了台面的人,这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体现的是一种开阔胸襟和气度,更是执政的智慧。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领导干部只有善于听取不同的声音,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分析问题,作出更加理性、正确的判断。不可否认,一些干部决策失误或者出现偏差,正是因为盲目自大,不愿接受善意的提醒和批评,一意孤行造成的。
常言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这是许多人都明白的道理。但一些干部坐上领导的位置后,在甜言蜜语、阿谀奉承中迷失了方向,习惯听好话、不愿听诤言。甚至有的领导干部把善意的提醒和监督视为和自己作对、捣乱。
不可置否,批评比起奉承拍马之言,必定要刺耳得多,但正如苦口的良药才能真正起到治病之效,出于真心的逆耳之言才能让领导干部耳聪目明、头脑清醒。当今社会,敢于当面对领导提出意见,甚至让领导下不来台的人,大多是讲真话、说实话,不怕得罪人的正直、敢于担当的人,这样的批评和监督显得更为珍贵。
作为领导干部,不妨学学朱镕基同志重用“敢于当面反对、使我下不来台的人”的气度和胸襟。以虚怀若谷、闻过则喜的心胸,勇于接受批评和挑刺。对于逆耳之言,虚心听,耐住性子听,即使有偏激之语、甚至有误之言,也保持一颗坦荡、宽容之心,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