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宁波10月14日讯(记者 龚晓)在宁波方言里,“咪豆”就是很小,很琐碎的意思。“最早采用‘咪豆妈’这个网络ID是丹凤社区的干部郑水萍,正好是因为女儿的小名叫咪豆,所以自然而然成了‘咪豆妈’。”白鹤街道工作人员小郑说。后来,街道看到居民很喜欢这个新的形式,又准备成立社区的“网上办公室”,于是就把“社区事务管家”这个ID设成“咪豆妈”,既方便记忆,又贴近居民,小郑告诉记者。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社区干部加入到“咪豆妈”的行列,等记者过来采访的时候,碰到的已经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大男人了。
80后小伙变身网上“咪豆妈”
坐在记者对面的这个小伙子名叫王方,是黄鹂社区的网络发言人。
他说,最早想起搞网络发言人这项工作,还是由于居民的启发。黄鹂社区是一个老社区,对外出租较多,所以社区里的年轻人也很多,平时他们的工作比较忙,下班回来也就“宅家”, 如果遇到问题,喜欢到宁波当地的论坛发发牢骚,久而久之就吸引了一些社区干部的注意。
于是线上问题,线下解决,逐渐成为一种社区干部处理问题的模式,而为了及时地、更好地回复以及解决问题,固定ID以及较有网络影响力的“咪豆妈”便成了首选。
王方说:“我们现在经常是上班前半小时,下班前半小时查看网友在论坛的发帖,以及对‘咪豆妈’的留言,保证问题能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
前段时间,小区里不少人对物业特别是保安,存在很大的不满情绪,原因是有人将执勤期间保安睡大觉的照片发到了网上,物业也发帖表示道歉,不过网友们的怒火似乎并没有平息。“咪豆妈”们也了解了情况,处理技巧较高明,并没有选择替物业“站台”。
直到一天,保安们抓到了进出社区行窃的小偷,情况有所好转,“咪豆妈”们也将一些真实的情况反馈到网上,网友们也表示了谅解。
发动80后意见领袖参与社区建设
记者看到桌上有一本“网聚青年”的小册子,便翻阅起来,上面都是一张张充满生气活力的年轻面庞,他们出生于各地,就职于不同的单位,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属性——中共党员。王方介绍说:“这是我们社区的又一特色。”由于他本就兼任社区的党支部书记,所以经常组织党员活动。而现在的党员青年,对传统教科书式的党员教育兴趣不大。
于是,他便想了几个主意:
首先,建设“58”联盟,5是50后老党员,8是80后年轻党员,通过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互帮互助,来增进感情,加强联系。青年党员给老党员上网络课,制作党员教育课件;老党员则根据自身的经历,鼓励对工作、对生活比较迷茫的年轻党员,重新竖立起信心。
其次是组织各种经验交流会,以及志愿者活动,鼓励党员青年进行交流。由于有些党员,虽然户口在这边,但是工作远在各地,因此王方鼓励他们将各地的见闻写成新式“思想汇报”,使得整个交流活动非常活跃。
王方说,将这些党员青年发动起来之后,“咪豆妈”的负担减轻不少。因为这些党员大多是网上的“意见领袖”,等级比较高,粉丝比较多,说话自然比单独的社区工作者更有分量,往往三言两语就能“化干戈为玉帛”,是网络社区发言人的有益补充。
据宁波市江东区网管中心的石主任介绍,江东区现在一共建有132个网络社区发言人工作室,实施标识统一、机制健全、队伍过硬、设施配套、制度完备、台账规范的“六统一”建设。“王方他们在调解社区纠纷方面很有一套啊!”石主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