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则关于乡镇干部作风呈现新气象的报道:一是庆元县安南乡针对村民白天忙于农事或务工的情况,开展“民情夜谈”,乡干部利用晚上时间,深入农户,与农民群众谈心交朋友,倾听群众呼声,了解民生民情,及时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庆元县四山乡坚持干部进村入户问计、问情、问需、问难、问安、问效的“六问于民”工作思路,让往日冷清的村会议室热闹了起来,以前开会不喜欢发言的村民如今争先恐后“抢”话筒,党员会、户主会、村民代表会,各种会上,干部开门纳谏,村民畅所欲言,难题一一解决,项目顺利实施。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感想。
党的事业,根基在基层,关键在干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明确要求充分认识基层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大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基层干部作风实,是人民群众过上更好日子的新期待,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实践。基层干部作风实,一方面能够让百姓切实感受到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真真切切得到实惠,有助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另一方面能提高工作效率、工作速度和工作质量,有助于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总言之,基层干部作风实是百姓之福国家之幸。
现实中,类似前面的例子不胜枚举,笔者以为,实现基层干部作风的根本好转还应做到四个注重:一要注重主动而为。主动,表明做事者有做事的愿望,是良好状态的前提。被动做事往往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加强干部的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要通过集中的教育活动来增强党员干部优良的作风意识,要结合各自实际,建立经常性的作风建设教育制度,使党员干部克服深刻认识到改进作风的必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和为民服务的主动性。
其次,注重问题解决。动真情、下真功深入群众,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群众认可干部作风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百姓对党委政府工作满意度的关键。为此,基层干部改进作风一方面要从身边的事做起,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做起,要重点解决一些群众关心的历史遗留、民计民生、影响长远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干部要言必慎,行必果,对基层老百姓承诺要办的事,必须兑现,决不以假大空来应付群众。
第三,注重能力提升。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了党执政兴国所面临的“四大危险”,其中就有一条是“能力不足的危险”。对一个党员干部来说,“能力不足”影响到的是工作质量,损害的是广大群众的利益。因此,党员干部应该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服务能力、协调能力建设,以过硬的本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
第四,要注重长效机制。转变作风,是一个“软指标”,容易走过场,抓一阵好一阵,不抓又反弹。所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能否使改进作风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关键就看能否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笔者以为,要摒弃短期效应,建立长效机制是取得成效的关键。要紧紧抓住“创先争优”活动这一契机,因时、因地、因单位制宜,建立起经常性的学习教育机制、规范化的日常管理机制、全方位的监督约束机制,切实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着力构建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