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生活札记:
一栋上世纪60、70年代的老楼 一群与时俱进的新闻人
女记者们合跳的现代舞
浙江在线特派记者赵磊11月10日发自新疆阿克苏
在第12届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11月4日晚,阿克苏日报社举行文艺联谊晚会,邀请我们浙江来的4位媒体记者参加。
点击进入:浙江援疆网
说起阿克苏报社,记得我们上个月刚到阿克苏时,一下飞机,就受到了阿克苏日报社裘品华社长的亲切接待。随后,他领我们参观了阿克苏日报社。当时看到的情景,真的出乎我的意料,很难想象,作为一个地区的地委机关报,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办公的:一栋不高的4层小楼,走进去,里面走廊暗暗的,凭着昏黄的灯光,才能照亮走廊上的路;办公室也不大,有的甚至进去3、4个人,就转不开身子;墙面上,刷着半人多高的绿色油漆;编辑们用的电脑也比较陈旧,桌上的显示器,还是很厚重的老式CRT显示器……
裘社长介绍说,报社楼是上世纪60、70年代建成的老楼了,这些年,报社也在不断发展,版面在不断扩充,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别看阿克苏报的办公楼不大,报社却有着两种语言的报纸编辑团队。阿克苏报不仅有汉语版,还有维语版。每天,负责汉语及维语的编辑们,都会将当天的新闻内容,编辑成汉、维不同的两种版面同时印刷出版,使不同民族的群众,在第二天都能够获取及时有效的新闻信息。虽然工作条件差了点,所有报社员工都挤在这栋陈旧的小楼里面办公,可是没有人叫苦,也没有觉得委屈。每个人都全身心地将精力投入在工作上。
采编人员大合唱《新闻工作者之歌》
事实也确实如此,几天前,我就看到了相当有说服力的事实:在中国地市报、少数民族地区报纸好新闻评选中,阿克苏日报有12件作品获奖。在2010年度新疆新闻奖评选中,阿克苏日报有5件作品获奖。此外,在11月4日新疆新闻界庆祝第十二届中国记者节表彰颁奖大会上,阿克苏日报记者阿布都沙拉木-阿布力孜荣获“自治区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
记者张铁玲在表演舞蹈《快乐地跳吧》
可能,他们的工作环境在你看来是很不堪的;可能他们的办公设备在你看来是被淘汰的;可能他们的生活着的城市在你看来是落后的。可这些都没有影响他们作为媒体人而努力拼搏的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进阿克苏报不满三年,新闻作品获多项新闻奖的80后记者张铁玲告诉记者,她常常用这句话,激励自己在工作当中不断探索,进步。作为援疆记者的我,曾长年身处优越工作环境下的我,更应该积极学习新疆记者们在恶劣自然条件下的“红柳精神”,努力汲取他们踏实、肯干的优良作风,真正地做到“用情、用心、用力”,为浙江对口援疆的宣传工作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