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5日讯
迈向深蓝,温州启动海洋经济发展新引擎——日前市政府出台《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温州市实施方案》。按照规划,到2015年,温州海洋经济生产总值预计达到85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17.7%,将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海洋经济综合实力较强、开发开放度较高、生态环境良好、体制机制灵活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温州是海洋资源大市。全市海岸线长1031公里,拥有海域滩涂资源约95.42万亩,具有良好的海洋经济发展基础。2010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出为1104亿元,海洋生产总值为40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8%。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战略目标,温州将花十年左右的时间,全力打造长三角南翼和海西区北翼中心城市、浙江省海洋经济开发开放先行区、民营经济参与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以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示范区,提升在全省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先行示范作用。
在实施方案中,一个简缩词“一核四片十区多岛”吸引人们的目光。透过这一词汇,人们看到的是未来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一核”:即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是以温州大都市区主中心为依托,推进海洋科技(产业)新区和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打造科教研发、生产服务、高端产业等集中集聚的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四片”:即乐清、瑞安、平阳、苍南海洋经济发展片区。“十区”:即十个重点海洋产业区块,加快建设乐清湾港区、乐清经济开发区、瓯江口新区、温州空港新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洞头大门海洋经济示范区、瑞安滨海新区、瑞安江南新区、平阳鳌江新区、苍南龙港新区等十大重点海洋产业区块,使其成为温州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城市新区培育的主平台。“多岛”:即重点推进洞头岛、灵昆岛、状元岙岛、大小门岛等重要海岛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建设一批海岛开发开放的先导地区。
面向深蓝色的大海,温州将用新产业充实新蓝图。未来十年,温州将努力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着力发展壮大海洋先进装备制造、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港航物流服务等新兴产业,扶优扶强临港工业、滨海旅游、海洋渔业等优势产业,突出培育海洋科技、信息、金融、环保等涉海服务业。预计到2015年,温州海洋经济总量大幅提高,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到85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17.7%,新兴产业占海洋经济比重达30%。到2020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长12%,科技贡献率达80%左右,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35%左右,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市”。
围绕打造“亿吨大港”和“国际商务港”的目标要求,温州还将全力推进温州港和温州空港的开发建设,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港航服务、金融信息、商贸商务等产业,建设成为国家重要枢纽港。此外,依托瓯江口新区、温州深水港、温州空港的开发开放,温州将积极规划并争取设立温州保税物流中心、空港保税物流园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洞头海岛开发开放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商总部服务基地及温州对台经贸合作基地,全面打造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新平台。(温州日报 记者 王丹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