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记者 童俊 潘杰 李敏 2月10日发自温州
陈德荣今天很忙,忙得很有意义。
32名党代表与温州市委主要领导面对面,开展现场询问,注定要写入党内民主创新的历史。
参加活动的党代表、洞头县东屏街道洞头村党支部书记叶建成发言声音很亮堂,“这样的第一次,”他说,“期望看到更多的第二次、第三次。”
而一直在现场默默观察的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许耀桐教授评价,在全国各地,温州虽不是首创党代会询问制,但也是处于前列的,在浙江,温州确实是开了一个好头,是一个先例。
陈德荣等8人接受党代表现场询问
不设防的对话
之前,根据会议安排,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等市委主要领导对党代表询问“不设防”,对敏感问题“不回避”。
因此,整个询问活动中,气氛很活跃,代表们纷纷举手,“拍砖”。
瑞安中学书记、校长吴学彬抛给陈德荣一个问题:外界有人说,温州人只会赚钱,没有文化,怎么看?
陈德荣略一沉思,说外界如果有这种看法,只能说是“浅薄无知”。
温州的发展与历史文化积淀、文化创新分不开,不是偶然的。文化是最内在、最核心的竞争力的源泉。这种竞争力不但在本土得到了很好体现,同时通过200多万温商播撒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温州人吃苦耐劳的精神,这就是文化;三板精神(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还要看黑板)、四千四万精神(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吃了千辛万苦,说了千言万语),这就是文化。
陈德荣认为,有些人简单地认为“有钱就是暴发户,暴发户就没文化”,这是酸葡萄心理。温州人有钱是因为有文化带来的。温州人先富不是闷声不响发大财,而是通过温商将温州精神、温州文化带到了全国。
同时,温州的文化也需要提升,需要创新。要大力弘扬温州人精神,大力宣扬温州的文化,要理直气壮让全世界都知道。
在随后本网专访陈德荣时,记者提到,前几天陈德荣在亚布力大会上发出了“不要妖魔化温州”的呼声。
陈德荣笑言,当时也是即兴发言,应该说,温州出现金融危机时,社会上大多数人还是给予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大家更多地把金融风波放置在了金融体制改革与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来看。
但也有些不客观的声音,比如说炒作民营企业家“逃跑”,甚至有一段时间,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也归结于温州在“炒”,这是没有任何数据依据支撑的不实之词。
陈德荣说,作为市场经济的发源地,温州备受国内关注,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更需要对温州作实事求是的评价,不能过头,也不能妖魔化。温州民营企业家目前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希望各界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包容和宽容,支持温州重生,再崛起。
网上有声音说,温州发展慢,是因为领导换得快。
陈德荣坦然回答,如果一个地方发展简单归结为领导换得快,是不对的。每个地方发展都有快有慢,表现为阶段性的特征,改革开放初期,温州创立了温州模式,这个模式推动了温州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但任何体制都有局限性。
如何再造新温州模式?陈德荣说,市委市政府在不断“试错”,通过从温州发展内在逻辑上探索,逐步找到一条适合目前温州发展的新模式。
党代表询问
不回避的民生
在询问活动中,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一直是代表们关注的焦点。
有些问题还比较尖锐。
鹿城区松台街道桂柑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主任柯建华说,被百姓称为温州绿肺的三垟湿地,起步早,进展效果却远远落后于杭州的西溪湿地,绿化园林等建设也与百姓期待有较大差距。如何创建有山有水,宜商宜居的幸福温州?
陈德荣坦言,环境问题一直高居温州民生热点问题榜前几位,环境是最大的公共资源,抓环境就是抓民生,从经济转型角度来说,由于环境状况的不佳,造成了经济发展转型难以到位的现状。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做的,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民生,形成各级党委政府共识。
由于近几十年的发展,我们确实对环境重视不够,根据实际情况,市委市政府将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民生头等大事,六城联创作为改善环境的重要载体。
今年继续深化七大行动:加大拆违的力度,拆违跟绿化、建设、城中村改造、旅游化改造结合起来,提升温州的视觉形象;加大水环境的整治,让总体处于劣五类的塘河水质真正变清;加大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对原来污染企业行业加大整治力度,环境保护的倒逼机制形成。
今年还对温州周边山体实施园林化改造,使周边山体成为城市的森林的公园,通过三年努力,建成机动车旅游风景绿道和非机动车旅游的游步道,让游客向往。
温州市港航局市区分局局长陈希璋问,温州的汽车拥有量是全省第一,导致城市道路拥堵严重和市民出行难,对此,市委有什么考虑?
陈德荣坦诚,出行难这个问题很严重,老百姓也非常关注。在今年两会上,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出行难”作为今年政府的重点民生工程来抓。
要想城市畅通,要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拉开城市框架,而目前,温州每一个单元的个体集聚度很高,温州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只有杭州、宁波的一半。
还要加大主城区的道路路网建设,打通断头路,解决有些路段的瓶颈卡口。加快公交体制改革,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加大公交投入,提高公交的分担率。
车辆拥堵,马路变成了停车场,还要加大停车场设施的建设,如果没有停车位,汽车可以考虑限购。
不一样的风景
“温州在浙江开了先例,行了一个好头,值得各地进一步借鉴和学习。”在温州市党代会代表现场询问活动后,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许耀桐教授接受本网记者采访,对活动进行了高度评价。
他说,以前党代会大部分都是领导在做报告,代表们听报告,缺少互动。现在要发展党内民主最重要给党员和党代表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
代表们在活动上提出的10个问题,涉及经济、环境、民生、反腐等问题,都比较尖锐,非常有听头。市委领导不设防,不回避。
“在全国范围内,温州虽不是首创党代会询问制,但也是处于前卫的。至少在浙江,温州确实是开了一个好头,是一个先例。”许教授说,开展询问制对党的建设、对党内民主的发展,应该说是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制度、一个渠道、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平台。
下阶段,温州还将继续深入探讨党代表现场询问的模式。对此,许教授建议,可以减少问好和客套话,最好直接提出问题。问题还可以更尖锐点,更直接、更直率,语言可以更诙谐。
“我听下来有四个感受,询问氛围踊跃、代表提问有序、领导答复有力、解决办法有效。”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政党研究所所长刘宗洪教授充分肯定了询问活动的实效,他认为代表们的问题反映了时下社会热点,也都得到了圆满的答复,很好拉近了党代表与地市党委的距离。
浙江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胡承槐博士认为,询问制度的建立不仅仅推动了党务政务公开,更是推动了企业实际需要、群众迫切愿望,不失为化解社会矛盾的一剂良药。他强调,询问制度除了走必要流程之外,评议也十分重要,制度化的询问机制将运转得更好。
浙江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副处长阮明江认为,询问活动整体考虑比较成熟,符合党代表的职责所在,具备了在我省推广实施的基本条件。
专家给予很高评价
不停止的探索
与各位党代表的90分钟对话,这也是陈德荣的“第一次”。
会前,他说希望大家放开问;会后,他评价,这次询问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通过询问的方式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应该说达到了效果。”广大党代表提了意见,讲了真话,体现了温州党代表现场询问制度设计的初衷。
这项尝试,更好地反映了基层的热点,反映了各个层面对温州发展的认识,为市委更好完善政策决策提供了平台。
陈德荣认为,询问制度虽然是一种形式创新,但也包含了很深刻的内涵。将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加强,从而加强战斗力。今后,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完善这项制度,使之成为常态。
温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滕荣权表示,现场询问活动让很多党代表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活动将督促党代表更加努力地提升素质,进一步行使权利和义务;同时,也将促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大局意识。
今后将继续抓好党代表现场询问这项工作,完善暂行办法并使其常态化,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现场询问活动的质量。
询问活动结束后,与会代表们都意犹未尽。
党代表、瑞安市广播电视台电视中心副主任杨竞说,温州首创现场询问制度,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创新。
相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也有了一种参政议政的新途径、新平台。今天的现场提问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也很关注后期的落实问题,尤其是会限时办理、跟踪办理,让我们对所提问题的解决有了更大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