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利集团董事局主席屠红燕
西子联合董事长王水福
浙江在线杭州2月12日讯(见习记者 戚珊珊) 万事利集团董事局主席屠红燕朝办公室窗外望去,眼前的机场路因年久已显陈旧斑驳。
就是这条不算宽阔的道路,成就了江干区最早的商业传奇。万事利、西子联合、祐康、东华链条,多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从这里起立。
2月16日-17日,由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主办、江干区承办的省工商联九届六次执委会(浙商创业创新推进会)将在江干区举行。届时,还将举行“天下浙商江干行”投资推介会。
人马未到,欢迎词先拟。最先尝到这块商业培土甜味的屠红燕和西子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王水福,都想要热情地吆喝家乡一番。
屠红燕:太阳从东边升起,城东尽享优势
从母亲那里接班后,屠红燕总听人们问她“传承”理念。她说,交接的不仅是权力与财富,更重要的是文化。
她的想法是,将工厂外迁,总部继续扎在江干。在这里吸呐人才和科技,好好地将文化织入这块丝稠里面。
2月18日,万事利就将撤离机场路搬入江干区新落成的科技园。核心到底还是没有出江干,在这里土生土长起来的屠红燕觉得随着钱江新城的建成,江干商业潜力无可限量。
“江干在城市东面,这里交通多便利,不仅有机场,而且离上海只有40分钟的车程。”她随即一笑说,“你知道的,太阳从东面升起。”
得知由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主办、江干区承办的浙商创业创新推进会将在江干区举行。屠红燕觉得,“这体现了当地政府的锐气。这几年江干拆迁很快,城市建设颇有气势。”
作为企业家,她觉得在这里和政府的关系是若即若离的,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就在2012年初的集团年会上,屠红燕讲了一个故事。
1993年,那时的万事利一年销售额2亿多,想要从国外引进4千万的印花机,可那时贷款需要设备抵押和政府的外汇指标。万事利向江干区政府打了一纸报告,江干区政府经调研后立即召开专题会议,不仅给了指标,还让财税局出面担保了500万。
虽说如今的时代境遇不可与当年同日而语,但不变的是江干区政府对企业的支持。“江干政府打造的软环境很吸引人,不会让企业家分很多心,这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我可能到哪里都可以生产,但一定会选择软环境最有利的地方。”
届时,江干区还将举行“天下浙商江干行”投资推介会,促进全国浙商回归与江干区对接并成功联姻。屠红燕表示相当欢迎,“浙商欢喜抱团,钱塘江畔的江干开放大气,是一个很好的落脚点。”
王水福:江干不仅是杭州的江干,更是长三角的江干
畅想江干的未来时,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水福说:“未来5年是江干最好的发展时期,因为这里有天时地利与人和。”
坐在对面的王水福掰着手指分析道:“建国后的30年,城市往北发展;改革开放30后,城市往西发展;未来30年,是往东咯。”
生于斯长于斯的王水福说,江干不仅仅是杭州的江干,更是长三角的江干。对此,他甚至有一套“不打伞”的幽默说法:“老外飞到上海,坐高铁到江干(新东站)。如果下雨天,头上根本不用打伞的,只要脚上穿双防水皮鞋就好了。”
他总是不看地域看时间,“车程40分钟,上海就到江干了,我们去趟城西都要这点时间。”
王水福觉得,今后杭州的发展重心会从西湖时代逐渐转向钱江时代。“西湖不是早就有一句话叫‘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嘛。”说完他自己大笑起来。
王水福说,过去企业多依靠劳动力和土地发展,造成巨大的城市污染。而今后杭州的东部才是真正的集散地,但将来主是要靠人。
“‘钱江’后浪推前浪。”王水福希望,能有更多的创业人来江干,形成更浓郁的商业氛围。
说到自己的企业,从农机厂开始,到节能电梯全国第一,余热锅炉全国第一,立体车库全国第一,并在2009年成为中国大型客机C919机体供应商九家企业中的唯一一家民营企业,西子联合早已走向全国。
但王水福没忘记,根在这里。回想创业历程,王水福不禁感叹:“每当我们有困难的关键时期,都会得到江干政府的支持。记得96年那会儿,还是区长带着我们去招商引资。”
他说西子联合的模式是“前店后厂”,“我们当然不会离开这里。”
对将要前来的“天下浙商”们,王水福觉得,自己常与铁打交道,说话粗旷,千言万语只一句:“这里是不是机会,取决于你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