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名单日前对外发布,这也是该名单11年来的首次调整:38个名额被更新。尽管此举表明国家级贫困县名单已进入动态化管理的新阶段,却也陷入了有人申请加入,无人请求退出的尴尬局面。
在我国2001年核定的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不少贫困县11年来已取得长足的发展,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面对新一批贫困县名单的调整,为何没有地方愿意摘下这顶贫困的帽子。
说白了,贫困县像是一块臭豆腐,是“闻着臭、吃着香”。各部委对贫困地区、贫困县都有政策倾斜和非专项的转移支付,还有一些专门针对贫困地区的项目支持。可见,成为国家级贫困县,不仅可以得到可观的扶贫资金,还可以获得国家在财政补贴、土地政策、税收减免等方面的特殊照顾。正是因为这真金白银的“实惠”,使很多地方“不仅不想摘帽,没有帽子还要积极争取”,让“贫困县”的名额争夺非常激烈。
贫困县的帽子之所以成为一些地方争抢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凸显某些地方领导干部的慵懒作风。依靠国家资助来弥补当地财政亏空,把脱贫致富寄托在上级的扶持上,不思进取,一心只想打着贫困县的名号,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物要项目。长此以往,不仅会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危害,也会对贫困县领导干部的作风产生巨大危害,甚至滋生怠政和腐败行为。
贫困县本来是国家重点救济和扶持的对象,评定国家级贫困县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国家资源的再分配,实现均衡发展和改善当地民生,如今这样变味,显然违背政策的本来意愿。笔者以为,在选定贫困县时,必须遵循严格的遴选管理机制,要“治穷”,也要“治懒”。同时,应积极转变扶贫的举措,不要局限于资金和政策扶持,更要通过制订、开拓科学的发展思路,引导和帮助贫困县实现自主发展,让地方政府从不愿“脱帽”变为争着“脱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