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仅有20名粉丝的刘伟凭着臆想在微博爆料:“余慈两地梅农在种植过程中,给杨梅打了膨大剂。”孰料,由于涉及食品安全,经过传统媒体报道和网络媒体转载之后,浙江余姚和慈溪杨梅的声誉一度受到威胁。如今,“杨梅喷洒膨大剂”已被证实纯属谣言,后怕不已的始作俑者更是流泪致歉。(6月14日《钱江晚报》、6月13日新华网)
对于广大受众和消费者来说,这是虚惊一场的“食品安全风波”,不必顾虑重重地爱吃杨梅而又“怕吃杨梅”了;对于曾受谣言影响的诸多果农而言,这是有惊无险的一次市场波折:倘若微博谣言迟发几天,等当地杨梅集中上市的时候再来“搅局”,后果才是真正不堪设想了。
浙江宁波“杨梅谣言”的速传速灭,自然值得反思警醒,并应吸取其中的教训。而我又认为,除了这些“居安思危”的大道理,有关方面未必不可以“从坏事中看出好现象”,为将来防范和应对同类问题,提供可行的借鉴与思路。
首先,这次“杨梅谣言”从风起于青萍之末,到刚刚形成一定的“舆论裂变”之势,浙江相关部门便迅速闻“风”而动,予以了高度重视和实质应对。譬如,浙江省农业厅紧急组织专家到余姚、慈溪进行调查,对杨梅样品进行第三方随机检测,验证了两地杨梅并没有喷洒膨大剂;同时,专家还着重宣传了杨梅不具有使用膨大剂条件的科普知识。这种“第一现场”的出击,以及“第一时间”的辟谣,已被证明了对破除谣言和稳定民心,极具无可替代的“第一作用”。
“杨梅谣言”的速传速灭,固然得益于业内专家的极速检测与“实话实说”,其实也表明了社会公众对无端传谣的“审假疲劳”。近些年来,由于一则谣言的出现,进而损害一项产业,伤害一个群体的事情,可谓彼伏此起、时有所见:去年海南香蕉的突然“失宠”缘于此因,每年“西瓜打针”的死而不僵,同样让各地许多瓜农们闻之胆寒……类似的谣传与伤害看得多了,“久病成医”的公众也渐渐回过神来,慢慢明白了轻信谣传、炒作谣言的巨大危害。所以,“杨梅谣言”的嘎然而止,确实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社会“拒谣心态”的日趋成熟。
“杨梅谣言”速传速灭,虽然谈不上一种“教科书”的参考借鉴价值,但无疑为某些方面和事件的防谣、辟谣及灭谣,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迪。至少,在我看来,对于谣言谣传往往“从网上来”的特性,有关部门和机构也得采取“从网上去”的方式直接应对和干预;鉴于谣言内容“虚、浮、假”的底牌,只要我们善于及时制订和采取“稳、准、实”的对策,哪怕谣言伪装得再逼真,谣传虚构得再传神,相信终会被科学精神照出“鬼影”、打回原形,也让社会公众愈加吃堑长智、难被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