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余姚7月19日讯(记者 李利 实习生 邱琳)上万块一条的鱼,18万一斤的龙井, 1500块一颗的杨梅……近年来,天价农产品的消息不断地刺激着我们的眼球。
虽然这些新闻夸张、炒作的成分占了大半,但农产品价格上涨却是不争的事实。高企的农产品价格对农业企业来说是到底是挑战还是机遇?
近日,在浙江省农业厅的组织下,56家农业龙头企业汇聚一堂,为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出谋划策。
创新生产模式,渔民收入得到保障
一条鱼要上万块?这样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按每斤2680元的市场价格计算,一条三公斤的野生大黄鱼就要花费一万多元。
“绝猎性捕捞和海洋环境污染是造成大型鱼类资源的锐减的主要原因。”浙江华盛水产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除了野生大黄鱼这种奢侈品,带鱼、枪鱼等传统经济鱼类的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上涨。”
然而,涨价的背后渔民的收入依然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按照惯例,渔民出海回来之后,收入并不能马上兑现,必须等到水产品卖完之后才能分红。”华盛水产的负责人说道,“从06年开始,我们公司的水产干制品加工船投入使用,打捞上来的海货在船上直接加工。渔民们第一次在船上拿到出海的钱,开心得手都发抖。”
华盛水产有限公司负责人认为,目前我国对海洋生物开发利用的方法太传统,难运输、污染大,质量低,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使用水产干制品加工船这种捕捞连带加工的模式,将大大提高了产品品质,减少了传统加工、长距离运输造成的污染损耗,增加了渔民的收入,促进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资本重组,老品牌获得新生机
在湖州,百年老店老恒和可谓家喻户晓。杭嘉湖地区有句民谚:菜花鲤鱼桃花鳜,夏食黑鱼抱子虾。吃抱子虾,当然离不开玫瑰米醋。这便是老恒和的招牌。
可是,这家创建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曾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西湖国际博览会”金奖等荣誉的老字号,却因遭受频繁战争和体制、机制、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举步维艰。
“是资本重组,让我们看到了新的生机。”公司负责人说,“2005年,浙江中味对老恒和进行了资本重组和体制改革。”
改制后,浙江中味酿造有限公司以湖州老恒和酿造有限公司为战略发展主体,继续打造“老恒和”品牌。经过不断努力,2008年老恒和被认定为浙江老字号,2010年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三十多个城市设立销售渠道,产品销往除西藏外的国内各地市场,行销全国6000多家超市和卖场,2011年新增1500家地县级客户,销售网络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地、县级地区。
拓展产业链,浙江农产品走出去
从上世纪末以来,浙江新迪国际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开始涉足农产品外贸业务。近些年,人民币的升值的压力成立压在企业身上的一座大山。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国内农产品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目前多数农产品出口企业处于微利生存状态。利润率仅维持在1-2%左右。随着人民币升值步伐的加快,农产品出口企业势必将面临更加艰难的处境。”
为此,这位负责人建议政府重视农产品检测检验机构建设,为农业企业提供检测服务,以减轻企业不必要的负担。帮助解决农业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用电、用水、税收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一个良好的企业发展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