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是指一个人、一个单位乃至一个政党、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习惯、风尚与习气,是带有整体性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倾向,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作风反映素质,体现能力,关系形象。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加强作风建设,培育良好作风,不仅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而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把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应当注意把好“三关”。
把好选拔任用关。注意把好入口关,选拔作风好的干部,不仅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够产生导向作用和示范效应。这就需要全面客观地考察评价干部的德才情况和作风状况:既看文凭和学历,又看实际能力;既看平时表现,又看关键时刻表现;既看工作业绩,又看工作作风。当前,尤其需要注意认真听取各方面特别是群众的意见。因为真正熟悉干部德才情况和作风状况的人,往往是那些与其长期共事共处、知根知底的人。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干部成长工作的地方,广泛了解,仔细体察,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干部的德才情况和作风状况。同时,还应认真贯彻执行党管干部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坚决反对选人用人上的“一言堂”、“家长制”。因为事实证明,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是导致干部误用的一大根源。
把好教育管理关。良好作风的形成,仅靠个人自觉是不够的。干部的好作风来自哪里?来自干部个人的实践锻炼、品德修养,也来自组织的教育管理。有的干部在提拔之初能够做到谦虚谨慎、埋头苦干,时间长了却逐渐沉沦甚至变质。这当然主要是由其自身放松主观世界改造、经不住风险和考验引起的,但也与有关部门疏于教育管理不无关系。毋庸讳言,目前有的地方、部门和单位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尤其是经常、严肃、有效的批评规诫还很不够,甚至已经发现了干部的毛病却不敢批评规诫,而是一味迁就照顾,结果既害了干部本人,又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因此,严把教育管理关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把好监督约束关。良好作风的形成,离不开个人的不懈努力、组织的教育管理,也离不开必要的监督约束。事实同样证明,干部能够自觉接受监督约束,各方面能够有效监督约束,作风就比较好,反之就差。从现实情况看,干部对待监督约束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比较自觉的,能够正确认识和主动接受监督约束;一类是不很自觉的,嫌麻烦、不情愿,时好时坏;一类是排斥拒绝的,把监督约束当作“找茬”,企图脱离和远离监督约束。毫无疑问,有这后两种情况的干部,十有八九要出毛病。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不能不把好监督约束关。而把好监督约束关,既包括加强组织的监督约束,也包括加强群众、舆论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