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芹菜 资料图片
这时节的杭州,菜场里的野菜渐渐多了起来,荠菜、马兰头、水芹菜、草籽……样样都是青葱鲜嫩。
野菜爱长在江南,江南人也钟爱野菜。
周作人在《故乡的野菜》里曾说:“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如今,去地里挖野菜越来越少了,但想尝鲜的话,菜场也可以满足你。
昨天去逛菜场,野菜占了主角,几乎每个菜摊都摆了一大摊,荠菜、马兰头、水芹菜、草籽都有。也不讲究干净,就那么大大咧咧摊着,好多菜根还带着泥土,好似带着春天的气息,刚从地里赶过来一样。
只是,趁着鲜嫩,野菜价格也在“尖头”上,最贵的,是马兰头,10元/斤;最便宜的是荠菜,也要5元。
一样样来聊聊这几种带着春天气息,带着“野劲”的春菜。记者刘云
先来说说荠菜。
不知道你有没有留心,不管是在山林下、草丛里、溪水边,还是在街角、路边,时不时都可以看到荠菜的身影,在我看来,它可能是最最多生的野菜了。
它可能还是野菜里冒头最早的,在一会儿冷一会儿热的天气里,它就急急钻出土来;等到一场春雨后,那就更加一发不可收,应了那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之所以对它印象最深,是因为小时候的劳作课,赶巧在春日午后的话,老师就会带着我们去野外,挖荠菜。
诗经里说“谁谓茶苦,其甘如荠”,自古中国人就知道荠菜的美味。唐代,人们用荠菜做馅包春饼,直到现在,北方人还用它来包春卷,老人说,吃了它,春天也就到了。南方人则喜欢把荠菜细细切碎,和时令货春笋一起炒,或者再扔一把年糕,绝对是美味。
再来说说马兰头。
马兰头、马兰头,春天到了就探头。一直好奇为什么叫这么个名字,后来在一本《野菜谱》里看到,说它起初是叫“马拦头”,在路边尽情生长,高的足有七八十厘米,阻碍到了马的通行,所以才有民谣唱:“马拦头,拦路生,我为拔之容马行。”
杭州人特别爱吃马兰头,尤其爱它初入口微微发涩,但继而满口清爽的回味。西湖边,几乎每家农家乐都会做一道拿手的凉拌马兰头。
地里、菜场里常见的马兰头,茎部是红色的,长在山边的茎则是白色的。吃起来,常见的马兰头肉质更厚、味道更清香。
还记得去年春天,有次买回家的马兰头有些老了,没舍得扔,就把根茎剪成一节节的,像养花一样养在了花盆里,结果,后来又长出了新的马兰头,真是欣喜。
水芹菜则与荠菜、马兰头不同,它们喜欢簇拥在清清浅浅的水边,也因如此而得名。
其实,秋天、冬天、春天都有水芹菜,不过只有初春时最鲜嫩。那股清香啊,有些像芹菜,又有点香菜的气息,空心茎嚼起来脆脆的,还“咯吱咯吱”地响。
尤其喜欢水芹菜炒香干,碧绿的水芹菜,配上深褐色的香干,真是春天里总也吃不够的美味。
还有草籽,好像北方没有,它只长在温润的南方。
到了春天,农村田里就长满一片,开出紫红色或是白色的花,据说比油菜花还好看。除了草籽,文艺的人更喜欢叫它草紫、紫云英。
周作人在《故乡的野菜》里,也为草籽写了一段:
“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间有白色的花,相传可以治痢,很是珍重,但不易得。”
这四种,是菜场里、餐桌上最最常见的野菜。
市农科院蔬菜所的蔬菜专家曾说过,浙江阳光充足,山地、丘陵又多,特别适宜野菜生长,各类野菜差不多有700多种。这么多野菜,估计我们是认不全、吃不遍的了,但可以抓住野菜最鲜嫩的季节,狠狠过过嘴瘾。
蔬菜专家说,初春三月,是野菜的黄金季,茎叶都是最嫩、最鲜的时候。一旦过了这时节,再入口可能就失之美味了,那不如趁着春天脚步临近时,去地里寻寻野菜,哪怕采了不吃,也是很有趣味的。
浙江省旅游局曾经发布过三条挖野菜专线,听说大家反响都不错,推荐你也去试试:
九溪路线:上满觉陇村—白鹤峰—九溪公园—八觉山瀑布—九溪十八涧—龙井村。
五云山路线:五云山—琅珰岭—万林背山—狮峰—仰家塘。
大清谷路线:天竺梅灵隧道南口—柴窑里—竹竿山—严家山—丁家山—碧龙潭—大清谷。
不过,我们还要提醒大家:认野菜是技术活,没有一定生活经验,很容易看走眼。不认识的野菜或认识模糊的野菜不要采,万一采到有毒的植物就不好了。
据都市快报
- 过年吃得太油腻来点清新豌豆苗 鲜嫩季只有一个月
- 钱江新城新菜场啥时候才能开?还要再等一两个月
- 菜市场里的摊主拒收五角纸币 人民银行:拒收违法
- 为了2块钱的杀鸡费 一场菜场小纠纷闹进了派出所
- 菜价微涨供应充足 农业部门可组织直供蔬菜进菜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