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温州120工作人员倒卖病人信息 山寨救护车害人命
2013年06月07日 07:04:11

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叫来的山寨救护车

  经过40多天的治疗,温州人黄先生的病情逐渐稳定,家属决定转院去杭州继续治疗。

  妻子林女士通过120拨打了温州市急救中心的电话,很快一辆救护车来接病人。没想到的是,这辆救护车上的呼吸机根本无法正常使用,随车来的工作人员也不懂操作。黄先生因此大出血生命垂危。

  事后发现,来接送的救护车竟然是山寨版的!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一事故的背后,暴露出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为收提成,倒卖病人信息的可怕事实。

  打120叫救护车转院治疗

  黄先生今年40岁,正值壮年。

  4月13日,黄先生因消化道内出血住进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随后出现肝、肾、肺等多处脏器并发症,几次在生死线上徘徊。

  40多天时间,花了60多万元医疗费,一家人终于看到了希望。

  经过附二医急诊ICU竭力抢救,5月底黄先生的病情有所好转。“慢慢把老公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好不容易没生命危险了。”林女士说。

  为了后续治疗的需要,亲属们决定转到杭州的浙大一院。转院前,医生们对黄先生的身体状况进行了评估,认为可以转院。

  毕竟,黄先生仍是一位危重病人。林女士选择打120找专业的急救车。

  5月30日上午9:34,林女士在电话里向温州市急救中心工作人员说了丈夫的大致病情及需求,工作人员表示半小时后会有120急救车和其联系。

  工作人员居然不会操作气囊

  “我是120的,已经到医院了。”不到半小时,果然有人给林女士打来电话。对方开价4200元,林女士觉得120不可能还价,一口答应。双方签了合同。

  医生提醒随车来的人,需要哪些设备和怎样的护理。对方说都没问题,这些他们都有。

  6月3日凌晨是约好转院的时间。林女士回忆,当时救护车停在楼下,一名医生在调试呼吸机。另外2名工作人员随亲属上楼。“从楼上到救护车的这段距离需要呼吸气囊,但跟我上来的工作人员都用不来,我老公当时就不舒服了。”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上车后,黄先生戴上车里的呼吸机,情况更糟了。“他呼吸困难,很不舒服,拼命指着楼上,意思叫我找医生。”

  林女士说,他们慌了,赶紧打电话给楼上ICU的医生。医生下来一看,说车上这个呼吸机不行,要马上回ICU。

  “那个呼吸机不能按照需要送气,如果不戴我弟弟还能有一点自主呼吸,罩上面罩反而等于就被活活蒙住了。”黄先生的姐姐说。

  医生检查发现,黄先生肺里大出血了,情况危急。

  救护车和医护人员都是山寨的

  “怎么一到楼下就出问题了?那个呼吸机怎么回事?”随后医生的一句话点醒了家属。

  家属们跑到楼下,不让救护车离开,同时报了警。在民警面前,车上的人才承认这辆救护车和随车医生是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的,和120急救中心没有任何关系。而随家属上楼的两个随车人员都不懂救护。

  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是一家民营医院。该院副院长吕爱莲说,该救护车并不具备承担院前急救、院后处理任务的资质,平时只负责接送本院没生命危险的骨伤科病人。

  为什么拨打120,来的却是一辆山寨版的救护车?随着调查的深入,一条倒卖接送病人信息的灰色利益链条浮出水面。

  角色1:司机胡某

  胡某说,他在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有保底工资,接外面的单子纯粹为赚外快。平时一般由“中间人”郑某发接送病人信息给他,有时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会直接跟他联系。当天这趟活他先后收到了郑某和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发来的3条短信。

  胡某有点像抛头露面的“马仔”,负责和病人家属联系、谈价开车、收钱。收费标准150到200元起步,10元一公里。收的钱交给郑某,他自己拿一定的工资,比如到杭州一趟150元。

  角色2: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厉某等人

  根据程序,急救中心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后会通知车管科协调派车。而当天车管科没有接到黄先生的转院任务。工作人员把转院的活倒卖了。郑某说,她平时发发传单,就有120的人跟她联系,说以后有活儿给她。

  和郑某、胡某联系的,有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厉某、毕某等人。每做一单生意,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可以提成20%。

  角色3:“中间人”郑某

  吕爱莲说,郑某是医院聘请的救护车管理人员。但实际上,她却充当了救护车拉私活的“中间人”。

  首先,郑某发传单拉活,收到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发来的病人接送信息后,她再具体安排给司机胡某。完工后胡某把钱交给她,由她进行分配。

  黄先生可能挺不下去了

  林女士说,事发后她去过温州急救中心,试图寻找倒卖信息的工作人员。但有关负责人告诉她,该工作人员去黄山旅游了,这事属个人行为,和单位无关。

  “我想我老公不会是第一个,但我希望是最后一个。”林女士说,她会维权到底,为丈夫讨回一个公道。

  昨天,温州市卫生局表示他们已介入调查,由温州市急救中心协助,一旦有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黄先生的病情急剧恶化。昨天傍晚,专家们进行了会诊,告诉林女士说,“可能挺不下去了。”

  
来源: 杭州网 作者: 麻温柔 甘凌峰 编辑: 沈正玺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 温州急救中心暗藏灰色利益链 拨120等来山寨救护车
  • “要命救护车”谁叫来的?司机爆料急救车灰色链条
  • 儿童气管内不慎吸入异物 推压法可帮助排出
  • 急救“零等待” 急救中心启用医疗优先分级调派系统
  • 这个男人清早从四楼摔下来 不让叫救护车也不让报警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