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低30%!
温州集资建房联盟正在朝着这一目标靠近——“成功拿地”被舆论赋予了打破房地产开发市场垄断的深意。其标本意义在于:当一项合理的公共需求无法通过制度安排或以市场配置的方式获得满足,舆情对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的不满达到一个峰值时,温州人以其独有的精明和狡黠在政策的边缘找到了一个解决矛盾的新方法。温州,这座以敢为天下先著称的城市,又一次走到耀眼的闪光灯下。
但温州个人集资建房能否最终获得成功,还要取决于政府会不会或者说是愿不愿将此作为新生事物来看待。
温州房价民间自救考验着各方智慧。
个人集资建房温州破局幕后
“我们大家都出去办事时,就把办公室电话听筒‘搁’起来,打进来的人听到的是忙音,以免没人接听让人们产生不好的联想。”12月初,温州集资建房联盟主要发起人赵智强和本报记者开着玩笑。
自11月15日温州集资建房联盟在全国首次拿到土地后,赵的手机经常被“打爆”。赵认为在这“非常时刻”保持同外界的联系畅通非常重要——温州260位个人集资建房者支付了1000万元土地保证金后,还有1100万元在银行账户里“趴着”。赵说“不想因为联络不上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温州集资建房联盟“成功拿地”被舆论赋予了打破房地产开发市场垄断的深意,然而,有关管理部门的表态却令其未来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
11月29日,温州市房产管理局局长胡立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房地产开发行为”。建设部已经下发了通知,要求温州市房管局调查此事后将情况上报。
这是温州市房产管理部门第一次公开对温州个人集资建房发表不同的意见。畸高房价下的温州自救试验还能不能进行下去?
市场化运作集资建房
“我是偶尔在网上看到个人集资建房的,一看就觉得这个办法可行。”赵智强对本报记者说。2005年2月的一天,赵在网络上看到北京个人集资建房的新闻。当时,赵任温州市市场营销协会(以下简称“温州营销协会”)秘书长,该协会有近100家企业会员单位。
赵说,之前和协会的许多会员企业交流,发现这些企业因为不能解决房子问题而留不住人才,“一套房子一两百万元,民营企业是不可能给员工个人买房子的。”
这多少有点反讽的意味。当温州炒房团辗转全国各地时,温州本地的房价也被炒到了高位。据温州市城市调查队统计,2004年前三季度,温州市一手房成交均价每平方米6732.5元,与杭州市持平;二手房成交均价每平方米7356.6元,首次超过杭州位列全省第一。2005年,温州房价每平方米突破10000元。
2005年3月,赵智强以温州营销协会的名义发起成立了温州集资建房联盟,参加者必须是温州营销协会的会员(入会费200元/人)。紧接着,他成功促使温州市商业银行金鹰支行与温州营销协会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所有约定集资建房成员的建房资金都将存入该支行。在条件符合时,该支行将为该个人集资建房项目提供相当于总建房资金50%的信贷支持。
有了温州营销协会和银行做后盾,温州集资建房联盟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会员。“我们的会员后来陆续增加到400多人,如果不停下可能突破上千人。”赵智强说。
赵说他发起个人集资建房是“按市场化的方式”运作,和其他地方的个人集资建房发起人强调的“完全公益性质”不同,赵一开始便言明,温州营销协会将收取建房总费用(土地款+建房费用等)的3%作为管理费用。
据介绍,温州建房联盟将在“拿下”的龙湾区蒲州街道江前村三产安置地块建9幢商住一体的住宅,总建筑面积2.55万平方米,平均房价约为6500元/平方米(车库、商铺出售的钱贴补住宅,房价可降到5300元/平方米)。
按此价格倒推出的房屋总造价为1.658亿元,初步匡算温州营销协会将收取管理费约497万元。赵智强表示,他们事先已经和会员声明,集资建房前期费用,比如办公、请律师、公关等费用由3%的管理费里面支付,余下的收益归协会和发起人,“具体的(分配方式)不便透露”。
利用“潜规则”成功拿地
温州市招投标中心规定,参加江前村三产安置地块招投标的必须是“开发资质在三级及以上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温州营销协会委托温州瑞安市正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元公司”)拿地并代建。
“之前我们并不知道正元公司是受委托拿地,但只要符合相关规定就可以拿地,”温州市招投标中心产权土地交易科的郑先生表示,“正元公司有相关资质,资金来源我们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