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30日讯
因为工程质量出了问题,40多位工人被工地清退。没想到在结算工资时发生严重分歧:工地项目部说25万元,工人说41万元,到底按谁说的发?
杭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近日遇到的这起劳动纠纷案,可以给那些用工不规范的建筑企业提个醒。
工程出问题40多民工被清退
7月23日晚,杭海路汇隆风林公寓工地的架子工组长陈洪昌向杭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投诉,说他是浙江某建设集团的工人,因为项目部认定木工班组的工程质量没达标,决定把整个木工班组辞退,但工资结算有严重分歧。
执法人员立刻前往展开调查。这次被辞退的木工班组共有40多人,从3月起分批到工地干活。在最近的一次施工质量检查中,项目部意外发现这些木工们的手艺很“粗糙”:做的模具不是偏大就是偏小,不符合标准。
“与我们先期预想的差距太大,我们只能换人。”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解释说。
工资总数相差17万元
事发后,40多个木工答应走人,但工人们各自算了工资后,总数达41.8万元。项目部负责人一听急了。原来,他们算出来的工资总数约25万元。“木工的工资是按月结算的,之前我们已经与工人结算过一次工资。”
执法人员问:有没有工资发放清单?该负责人摇摇头。
执法人员说,《浙江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调查拖欠工资的投诉时,如果单位拒绝提供或者逾期不能提供没拖欠工资的证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根据投诉人提供的材料认定事实,并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
因为拿不出支付过工资的凭证,杭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决定,工地项目部向木工班组支付工资41.8万元。
用工不规范企业要付出代价
“这家建筑企业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用工不规范。”执法人员说,建筑企业在用工期间,一定要做好三本“台帐”,就是施工人员登记表、考勤表和工资清单。而这家企业一样都没有。目前,杭州市区约有1000个建筑工地,用工不规范的状况多少存在。一旦发生劳动纠纷,企业很可能因为缺少证据而“吃亏”。
从今年起,杭州市全面推行建筑装饰企业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市区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监察中队都把辖区内的建筑装饰施工项目纳入劳动监察动态管理范畴,每个网格配备的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定期、不定期进入建筑装饰施工现场,进行劳动用工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劳动案件。(3010302)
新闻链接
据了解,杭州市自去年全面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以来,取得了较好成效。1—6月,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检查用人单位53636户次,为去年同期的290.5%,督促用人单位补签、续签劳动合同90761份,为13239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2452.9万多元,同比去年减少35.4%。其中,市本级共检查用人单位1855户次,为1814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113.49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