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5日讯(实习生 虞飞)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的45周年,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形势下,我省各地区积极创新发展“枫桥经验”,赋予其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
四十五载过去,硕果辉煌的“枫桥经验”仍像一面旗帜般,在神州大地上高高飘扬。
是什么让它经久不衰?又是什么让它始终活力四射?
坚持发展的治理经验群众能懂
“枫桥经验”的精髓,就是“依靠群众,立足预防,以人为本,就地解决大量矛盾纠纷”。今天的枫桥镇,有一套由党政牵头、部门协同、镇村联动的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协同机制,它的执行机构,就是综合治理中心。
“镇以下的84个村分5个片区,各设一个社区综治工作分中心,村、组、企业都设有综治工作组,工作组下面还有延伸的队伍,这些机构共同构成了网格化的管理体系。”枫桥镇综治中心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格局里最有力的支撑点就是村级网格化管理,村民代表直接起到信息员和调解员的作用,是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
为了能够更形象地理解这“第一道防线”,记者来到了陈家村,走进了“老杨工作室”。
“群众最需要保护的时候就是民警应该出现的时候。”这是老杨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这位“老杨”,就是在枫桥镇家喻户晓的枫桥派出所民警杨光照,从警28年,为村里百姓解决了数不清的纠纷调解工作,如今他又多了一个头衔——陈家村的党支部副书记。
“这是将驻村警务工作与村级综治工作融为一体,密切了驻村民警与村民的关系。”老杨告诉记者,“以基层组织的形式进行警务协管、调解纠纷、法制宣传,切实地走到了老百姓的中间,在立足于群众的基础上,保护群众、服务群众、惠及群众。”
“这一新型的群众警务模式,群众能懂,能得到普及,我们就成功了。”
以人为本的成功典范群众满意
廖传金是一位来自江西省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诸暨打工已经13年,最近他的心情特别好。
“平时一场电影的票价少说也要40元,我们打工的哪看得起啊!现在的外来建设者电影专场真便宜,凭着暂住证就可以享受优惠服务,五元钱就能看大片了。”
廖传金激动地说,“爱心服务一证通”对他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说真实太实在了。
现在,像廖师傅这样享受着优惠待遇的人,有好几万。
这是店口镇政府启动的“外来建设者爱心服务一证通”服务,凭借暂住证,外来建设者可以享受购物、娱乐、就学、居住、医疗等多方面的优惠。诸暨市店口派出所将“枫桥经验”作用于外来人口的管理模式,独辟蹊径地推出了针对外来人口的“亲情化服务”和“人性化管理”,强调以开放、包容、平等的理念善待外来建设者。
“暂住证变爱成心证后,较好地解决了外来人口管理难的问题。”店口派出所有关负责人说,“‘一证通’为他们解决了很多难题,对所有外来人口来讲,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原先有不少外来建设者不肯办证,现在都变成主动上门办证了,这大大提高了登记和做证率,促进了治安的持续好转。”
创新发展、以人为本,让我们看到了枫桥经验在各个地方的开枝散叶、发芽结果。这说明枫桥经验是具有普适性的工作经验,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成功典范,本着科学发展的信念,这一棵政法战线上的“常青树”必会经久不衰、永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