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27日讯(记者 叶海 通讯员 张允格 陈淳戈)浙江省工商部门今天公布了近期对全省流通领域内农资商品的质量监测结果,全省流通领域农资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批次合格率为73.62%,不过仍有近三成农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其中外省生产的和进口的农资商品不合格率较高。
今年三四月间,全省工商部门共监测农资产品470批次,有350批次产品质量经检验为合格,合格率为73.62%,其中农药批次合格率为72.63%,化肥批次合格率为75.71%。
据介绍,此次检测出的不合格农资产品主要问题为:有效成分含量不足、水分含量严重超标、悬浮率和pH值等指标不符合标准等。此外,农药商品存在假冒行为、产品标识不规范、化肥微量元素不合格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监测报告显示,在所抽商品中,省内农资合格率为83.0%,省外农资合格率为64.8%,说明我省农资质量总体上优于省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监测中,进口农资合格率最低,仅为62.5%。
根据此次监测结果,省工商局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农村消费者,购买农资时要到证照齐全,有经营资格、信誉良好的场所;选购农资产品要认真查验包装和标识;使用前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保留购买凭证和其他证据;纠纷发生寻求正确合法的解决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