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了解厨房垃圾沼气发电
市民观看垃圾分类运输
晨晨和爸爸在观摩垃圾分类运输
浙江在线杭州3月30日讯(记者 包勇 通讯员 邱霞 高媛媛)今天,杭州市城管办组织50名市民观摩垃圾分类处理全过程,在参观完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后,市民们用“触目惊心”四个字来形容心情,并呼吁:为孩子们寻回满天星光,垃圾分类从现在做起。
一年的垃圾能完全利用可产生3.1亿度电
大巴驶进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一股难闻的气味钻进车内,似乎在告诉我们,到目的地了。打开大巴车门,一阵冷风吹进车内,不少市民捂住嘴巴和鼻子。“好臭。”6岁的晨晨捏着鼻子把头埋进爸爸的怀里。
市民们走下大巴,来到一块牌子前,只见牌子上面写着:垃圾分类处理实验室。一辆运输厨房垃圾的分类运输车,正将早上收集来的厨房垃圾倒进大坑里。
“我们正在做实验,对垃圾分类前沼气发电和分类后沼气发电量进行比较。”杭州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所长张束空介绍说,去年,杭州市生活垃圾年产已经达到235万吨,如果全部用于焚烧发电能产生3.1亿度电,但目前杭州只有4座焚烧发电厂,只能消耗40%的垃圾,还有60%的垃圾只能填埋。
“60%的垃圾混合填埋,利用沼气发电,一年只能产生2千多万度电,利用率非常低。”张束空说,如果将含水的厨房垃圾分离,既能加快厨房垃圾腐烂产生沼气用于发电,又能提高其他垃圾的焚烧热值。
垃圾填埋场
山底下全是垃圾
十多年后,这里将被填满
市民三问凸显杭州垃圾处理问题
“这个垃圾填埋场能填埋多少垃圾呢?”面对巨大的填埋场,第一次来天子岭的市民们好奇地问。
“大家看到的是第二填埋场,当时设计总库容为2202万立方米,可消纳城市垃圾2000多万吨,可以为杭州市民服务24.5年。”张束空顿了顿,话锋一转说,不过,现在垃圾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不用20年,这里将被填满。
“有第二填埋场,那第一填埋场在哪呢?”市民追问道。
“你们看到那座山没有?”张束空指着远处一片绿地说,“第一填埋场就在那片绿地底下,在那里,我们可以找到生活故事的碎片,因为里面有我们产生的垃圾。”
“填满第一垃圾场花了多长时间?”市民刨根问底。
“1991年开始填埋垃圾,2007年5月不再填埋了,16年,填埋了900万吨垃圾。一旦连第二填埋场被填满,杭州将再也找不到这么大型的填埋场了,到时杭州垃圾处理将会变成大问题。”张束空说,垃圾分类处理能有效延长垃圾场垃圾填埋场的寿命。
市民专家观点现场碰撞
参观完整个垃圾分类处理过程,不少市民表示,希望自己所在的小区能加入到垃圾分类试点当中来,不过,也有市民有着其他观点,唐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唐先生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大量垃圾无法避免。“第二垃圾场还能维持10多年,在这期间,随着科技进步,说不定能找到更好的办法解决生活垃圾。”
“这种‘等’的思想不能要,我们怎能把垃圾留给后人呢?”张束空提高了嗓门说,先人留给我们蓝蓝的天空、清澈的小溪还有夜晚的满天星,但现在的孩子,有多少见过满天星?对大人而言,满天星也仅存在记忆里。
唐先生也是为人父母,张束空的这番话打动了唐先生,不过,唐先生对垃圾分类还是有些怀疑。“垃圾分类做比不做要好,引导比不引导要好,但是,垃圾分类需要人人参与,难度非常大。”
“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心。”张束空接着唐先生的话说,垃圾分类的意义,就是通过垃圾分类处理,将垃圾循环利用,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让我们的孩子,在干净的空气下健康成长,不好吗?
唐先生点了点头,笑着与张束空握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