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18日讯(记者 童俊)18日上午,
21岁的大学生猝死在晨跑的路上,下午,记者又听到一个噩耗,下午3点多,在杭州凯旋路某网吧内,一名22岁的小伙子,上了一个多小时的网后,竟靠在椅背上永远地睡着了。经医生检查,小伙子属于猝死。
记者了解到,小伙子是重庆人,4月15日从重庆坐飞机来杭州看女朋友,女友也是重庆人,在杭州工作。
18日下午2点多,他和女朋友打了招呼,便去了网吧。
过了一个小时,网管发现小伙子靠在椅背上,头朝天,脸色发白,眼珠也变灰白了。
下午3点40分,小伙子被送到红会医院时已经停止了呼吸。
经过2个小时的努力抢救,小伙子还是撒手人寰。主治医师称,小伙子属于猝死,但具体的死亡原因还不能确定。
小伙子的女朋友说,男友并没有什么疾病,身体一向很健康,下午2点43分的时候,还曾给自己回过短信。
至记者发稿时,小伙子的父母已动身赶来杭州处理善后事宜。
专家:猝死很难预见
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杭州市红会医院主任医师徐鋆阳对猝死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猝死更多时候是人体内一种不为人知的因素导致的。
虽然网吧内空气流通不畅,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即使不上网也可能发生猝死,原因就在于他体内不为人知的因素。
猝死的年轻化,也与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熬夜、疲于应酬、酗酒、抽烟,都有关联。
除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因素外,徐鋆阳还分析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尿酸高、体力活动少、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等,这些都是现代年轻人发生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
猝死是否可以提前预防?徐鋆阳说,做心电图可能有些作用,但从整体而言,可预见度很小。
对于普通老百姓,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生活规律。作息时间不规律的人,就要注意调节,适当活动。特别像司机、警察、媒体从业者等经常疲劳驾驶、频繁出差的人,容易出现烟瘾大、肥胖、高血压等情况,所以一定要把烟戒掉并控制体重。对于浑身无力、头晕、胸闷等身体发出的报警信号要在意。
另外,猝死在发生前,会感到短暂的心绞痛,或觉得喉部咽东西费劲,还有人会伴有出汗,出现3到5分钟的胸闷。
这时候现场抢救很重要,一般最佳抢救时间为4-6分钟,在拨打120求救的同时,要尽快让患者就地仰卧,并迅速进行心肺复苏术予以抢救(即胸外心脏挤压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直到可摸到心跳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