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卖菜
在菜园打工
浙江在线广元5月10日讯(特派记者 童俊) 架子上可以种菜,无土也能栽培,这些高科技在四川省广元市的农村已经不新鲜了,5月10日,记者在广元市利州区大石镇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里看到,鳞次栉比的大棚里,各式各样的蔬菜长势喜人,菜农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蔬菜,准备装车运往城市。
可谁曾想到,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河滩地。直至灾后重建,经土地流转,外引内培,才将这万亩河滩地打造成标准化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
架子上种蔬菜
架子上种的茼蒿比同类蔬菜贵一倍多
大石镇政府办公室主任须芳经常下乡跑农业,时间长了,她俨然成了半个农业专家。
她介绍,大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涉及12村,面积12800亩,其中核心建设区5000亩,主要位于大石镇青岩村、前进村、快乐村。园区以蔬菜为主导产业,休闲观光为配套产业,集生产发展、科技示范、休闲观光为一体。
在园区里的一处蔬菜大棚,各种绿油油的蔬菜长势正旺,在大棚的正前方是立体栽培区,一排排白色架子上长着的茼蒿是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以泡沫为墙体,栽培柱采用杯状石棉水泥管,在管四周按螺旋位置开孔,并做成耳状突出,茼蒿便种在杯状的栽培钵中。
一根根蓝色的管道在架子上方延伸开来,那是输送水和营养液的。水和营养液流入栽培钵,再通过栽培钵底部小孔,流入第2个栽培钵,一直输送到最底下的栽培钵。
“通过四周竖立起来的柱形栽培向空间发展,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高达3—7倍以上,产量比普通种植增长4—10倍,生长周期能缩短一半以上,这样生长的蔬菜要比同类蔬菜价格高出一倍还多。”须芳说。
土地流转农民当上工人两年收入翻两番
广元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说,经过多年实践,广元逐步建立了“多园一业、块状覆盖、园区农业与庭园农业共生互促”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模式。
其核心就是“农民增收”,推行“集中流转、返租倒包、股份合作、赢利分红、风险保障”的园区生产经营机制。
就是说,老百姓把自家闲置的农田、土地大面积出租给企业或者以股份的形式入股,再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
须芳介绍,在大石镇,农民把土地以每亩每年1200元—1500元的价格出租,仅这一块,大部分农民一年可以增收两三千元。
农业大规模发展,也带动了运输、建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势必需要很多劳动力,因此当地的村民再也不用到城里打工了,在家门口就能当工人了。
在一处蔬菜大棚里,村民何翠燕正在采摘青菜,将其打包装运。
她一边忙着一边说,以前她是在家里务农的,一年到头靠天吃饭,没有什么保障,没钱的时候就去城里打工。去年,她来到园区里当工人,每年上8个小时的班,一个月能挣上1200元,现在他们两口子都在园区里干活。
“地震是一种灾难,但震后也是一次机遇。”一位当地干部如是说。
一些在外打工的大石人也纷纷赶回来,有的承包土地当起了小老板,有的买了汽车,跑起了运输。
记者了解到,在地震前,园区所在的土地是万亩的荒滩地,农作物寥寥无几,当时农民年均收入才2000多元。现在,两年过去了,当地农民的年均收入已经达到了6000多元,实现了翻两番。
菜园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