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高层与政务 > 政策瞭望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任玉明:依托优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原文发表于《政策瞭望》2010年第5期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明确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摆到一起来抓。建设生态文明,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近几年,永嘉县在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依托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优势、较好的经济产业基础、深厚的传统耕读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近年来永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

  生态经济。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县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的10.51%。严格环保准入制度。2006年以来否决各类污染项目36个,取缔“十五小”非法污染企业339家,对208家污染企业责令停产、整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清洁生产,全县16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认证,70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万元GDP能耗下降4.5%以上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农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特色农业基地不断做大做强,绿色品牌进一步打响,生态高效农业雏形初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1个,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27510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4个、绿色食品5个、有机食品31个,安全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产品加工总产值的52.26%。坚持楠溪江保护和开发并举,推出观光游、休闲游、红色游、“农家乐”等一批旅游精品项目,生态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生态环境。楠溪江贯穿我县全境,有着丰富的水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楠溪江水质基本达到功能要求,中上游保持在I、II类水质,西溪基本达到II类要求,菇溪上游达到II类水质。楠溪江风景区空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2.7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27个百分点。全县建成4个全国环境优美镇、14个省级生态乡镇、22个市级生态乡镇、75个市级生态村、131个县级生态村。深入实施楠溪江保洁,将楠溪江分段落实到乡镇进行保洁,积极开展沿溪百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建成沿溪64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在楠溪江中上游地区坚持严格的产业调控政策,杜绝工业污染企业进入楠溪江中上游地区,保护了一江清水。

  生态文化。深入挖掘耕读文化精髓,大力弘扬生态环保理念,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环境就是竞争力的观念,将生态文化的理念渗透到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完善社会公众参与的有效机制,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生态社会。积极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大力开展社会环境整治,加大社会管理力度,营造安全文明的和谐人居环境。紧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推动人口与自然和谐,群众生育观念有所转变。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引导人们树立绿色、环保、节约的文明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使现代生态文明理念成为人们共同的价值取向。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措施

  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体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大纲》,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步骤方法,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施提供依据和保障。坚持统筹兼顾,围绕城乡协调发展、产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深化细化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大纲,制定出台配套工作规划。做好规划大纲与生态县建设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县域总体规划、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等的衔接,形成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体系。

  培育壮大生态经济。一要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按照“培育发展一批、改造提升一批、限制淘汰一批”的思路,积极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着力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调优工业产业结构,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推动发展模式从先污染后治理型向生态亲和型转变,增长方式从高消耗、高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永嘉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和建设。全面实施产业科技提升行动计划,加快泵阀、鞋服、纽扣拉链、教玩具四大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专用设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深入实施品牌扩张战略,大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积极打造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品牌、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充分发挥品牌对产业和企业的带动作用。严格落实节能减排任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和节能合同管理,切实抓好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改造。二要打造高效生态农业。创新农业发展理念,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加快我县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转型。全面实施《永嘉县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创建工作。围绕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强县,提升乌牛早茶、特产水果、蔬菜、畜禽、田鱼、中药材等农业特色产业,打造一批高效益、强带动、生态型的标准化示范基地,推动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生产。深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申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加大对优质农产品的宣传促销力度,打响楠溪江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三要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以打造温台旅游的主导区、“长三角”生态休闲胜地和全国知名的旅游度假中心为目标,紧抓大交通网络形成的有利时机,积极创建省级旅游经济强县,努力培育壮大楠溪江旅游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商务服务、设计策划服务和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网络经济等新兴业态。认真抓好工业企业二、三产分离发展服务业工作,积极引导企业“退二进三”。实行“改三提三”,积极推进沿江主要商贸街区和商贸中心改造。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出口、铁路站场等主要交通枢纽,布局和发展综合物流集聚区,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一要加大省级生态县创建力度。立足我县生态资源优势和现有工作基础,扎实推进生态县建设。以重点区域监管、重点行业整治、重点环保基础工程建设为着力点,全力推进环境污染整治;以开展生态修复、搞好生态创建、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为工作重点,全面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以打造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以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为载体,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力争通过2~3年的时间,建成比较完善的城市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80%的乡镇达到省级生态乡镇创建目标;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2平方米,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超过85%;创建10个省级生态乡镇,建成省级生态县。二要认真做好主要污染物减排。严把企业环保准入审批关,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从严控制“两高一资”企业,确保增加企业的同时污染物排放低增量或不增量。强化重点治污工程建设和运营监管,切实发挥污染治理效益,减少污染物排放。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着力消除威胁饮水安全的污染隐患,集中整治各类环境违法问题。三要切实解决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问题。深入实施“4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加快重点行业、区域的污染整治。四要加快建设环保基础设施。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县域整体环境,提高全县环境质量。抓紧启动“楠溪江流域截污干管及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争取列入省市乃至国家级重点项目,将大楠溪和小楠溪的污水通过管道汇集后集中处理,切实保护好楠溪江水资源。加快上塘污水净化站、桥头污水处理厂、乌牛污水处理厂等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继续推进城镇市政管网整治和建设,提高污水纳管率和处理率。根据全县环卫规划的要求,按照无害化处理的标准,继续建设改造一批城乡生活垃圾中转站、填埋场等处理设施。早日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提高全县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提升生态文化水平。生态文化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系。要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努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一要切实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不同层面入手,制定和实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规范,促进人们更加自觉地保护环境、尊重自然、节约资源。健全完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通过家庭教育,形成生态文明的家风;通过学校教育,普及生态文明知识;通过社会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的生态道德素养。切实加强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努力培育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一代新人。有效提高政府、企业、群众等各个层面的生态意识,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反对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在全县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风尚。二要积极开展绿色系列创建。充分发挥各乡镇的优势和特色,大力开展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市级生态乡镇,国家、市、县级生态村和县级生态户创建,切实推进生态县建设进程。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投入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企业、绿色饭店等绿色系列创建活动中来,在全社会兴起绿色创建高潮。通过开展系列创绿活动,大力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价值观念,在全社会推行清洁生产、文明生活、绿色消费,增强群众的生态意识,提高各行各业服务水平,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三要大力培育生态文化品牌。深入挖掘楠溪江古村落、耕读文化等丰富内涵,突出永嘉特色文化,培育一批社会影响大、带动力强的生态文化品牌,发挥好示范带动效应。主要打造四大文化品牌:一是打造“耕读楠溪”品牌。宣扬古人好学之风,继续巩固教育强县成果,大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学习、鼓励创新、支持人才的良好氛围。二是打造“南戏故里”品牌。加强永嘉南戏研究,大力抢救民间戏曲、曲艺,加强专业剧团建设和戏曲艺术人才培养,重点扶持发展永嘉昆剧、永嘉乱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打造“创作基地”品牌。继续办好“中国作家协会楠溪江创作基地”、“中国摄影家协会楠溪江创作基地”,利用笔会、展览等形式,吸引作家、画家、摄影家等文化名人到永嘉开展创作活动,以创作出的大量优秀作品来提高楠溪江的知名度。

  加快构建生态社会。生态社会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当前,加快构建生态社会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推进:一要倡导理性节约的文明生活方式。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原则,把解决浪费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率,科学、合理、综合、有效地利用好现有资源,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大力推广太阳、沼气等新能源。要破除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尤其应抵制以浪费为荣、互相攀比的风气,杜绝以“大”为美,倡导一种适度的、“绿色”的消费观,增强绿色意识,购买绿色商品,自觉抵制使用一次性用品。政府要适当制定出台有关政策措施,保证绿色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绿色消费的顺利实现。二要建设人与自然共生的人居体系。以规划为龙头,大力实施中心城镇带动战略,推动城镇协调发展,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特色突出、比较优势明显、环境设施完善的城镇建设新格局。进一步完善城乡交通、水利、广电、文化、教育和卫生等基础设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提高城乡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继续加快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和省级生态县创建进程,大力开展文明村居、生态村居、示范整治村和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公众参与的有效机制,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积极实施行政村生活污水、垃圾集中处理,遏制主要水源和流域污染的趋势。三要构建适度和谐的人口体系。坚持把控制人口增长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保障支撑体系。要建立完善组织领导、政策激励、考核评估和社会监督等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组织保障机制。在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设立由环保、规划建设、宣传、文化、财政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县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决策机构,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和协调。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领导责任。要充分发挥县“两办”、人大、政协、各职能单位的联动作用,做到组织到位、领导到位、监督到位、措施到位,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推进局面。各乡镇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要求,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分层管理,相互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激励机制。制定出台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将环保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强化并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政策,合理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建立企业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和减少污染排放的约束机制。按照“政府组织、专家指导、公众参与、社会兴办”的运作原则,多渠道筹措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扩大“生态补偿费”征收范围,加大财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对饮用水源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公益林、重点流域与区域等予以补偿支持。创新环保政策,积极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完善奖励办法,引导和补助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生态产业重点项目。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管理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永嘉实际,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办法,出台实施细则,实行量化赋分。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考核各乡镇部门工作成绩和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绿色GDP考核政绩,在政绩考核中不仅看经济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和环境指标,改变“重经济建设、轻生态建设”和“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等现象,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各乡镇各部门的中心工作。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监督参与机制。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大监督、政协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建立起权力监督、行政监督、媒体监督与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开生态环境质量、污染整治、生态建设、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曝光典型环境违法行为。要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积极创新生态文明建设载体,广泛动员群众共同参与创建,使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全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中共永嘉县委书记)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杭州: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将点名通报-浙江新闻

小伙遇车祸遭拦腰碾压
世界500强高级女白领被迫请假照顾双胞胎女儿
23天里1家法院受理31件危险驾驶案 9种醉驾要加刑
杭黄铁路工程获批 2018年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黄山
浙江新增5例H7N9禽流感病例 杭州活禽交易全部暂停
行人擅闯机场快速路被撞后遭反复碾压 责任怎么判?
"单独"二孩准生证起码要7种证明 最快节后申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戎雪海:以“三大提升”为抓手推进区域发展
·盛全生:以独山港区开发为平台推进陆海统筹发展
·陈一新:发挥聚智辅政作用 打造党委核心智库
·孙文友:推行“三个年”活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陈铁雄:推进四个转变加快转型升级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