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迁户的幸福生活
现在的小河直街
浙江在线杭州6月3日讯(记者 包勇) 将历史建筑用于商业用途合适吗?前不久南山路两岸咖啡店着火,让75岁老房开了“天窗”,谁来埋单?杭州保护历史古建筑又有哪些方法?……
前天,本网报道了天下粮仓开咖啡店引争议的文章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历史古建筑究竟该怎么保护,成了不少人都关心的问题。
政府出钱保护 小河直街居民的幸福生活
小巷深深,木楼蔼蔼,旧式招牌,石砌埠头,邻里间夹着“儿”字音的杭州话,这就是现在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景象。
小河直街26号,76岁的陈掌虎坐在沙发上,剥着花生看电视。说起现在的生活,陈掌虎擦了擦嘴巴,站起来。
“那个时候,我们夫妻,加上儿子儿媳,还有孙女,三代五口人就挤在4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陈掌虎伸出五根手指头说,当时的房子没厨房、卫生间,夏天也没有空调,就连晒个被子也只能到附近桥上去晒。
“现在回迁回来,已经有60多平米了。”陈掌虎乐呵呵地推开一扇玻璃门给记者看,卫生间也有了,还装了热水器,隔壁就是厨房。
陈掌虎的老伴张静花正在洗菜做晚饭,光听老伴讲话不过瘾,赶紧将手放到围裙上抹了抹,围上来说:“以前的房子,都是木制结构,破破烂烂,每次下大雨心里都慌兮兮的,不仅怕漏水,还怕哪天房屋倒了。”
张静花敲了敲墙壁说,现在从外面看房子是木质的,里面可是有砖结构的,电视、冰箱、洗衣机,都是全新的。
老俩口越说越来劲,争着打断对方的话头。张静花说,现在门口的运河也整治过了,环境变美了,只要天气好,每天都会在晚饭后在运河边溜达一圈。陈掌虎说,我们在这里住了40多年了,这些老建筑承载了太多的记忆,现在回迁回来,记忆还在延续。
陈掌虎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仅仅是小河直街的一个缩影。
小河直街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中,民国初、上世纪30到40年代、50到60年代、70年代以后的建筑,密密混杂在一起。
多年风雨,这些清末民初建的典型水乡民居,经过时间的洗礼已变得斑驳不堪,有些甚至成了危房,再加上基础设施差,居民生活条件很差。
2007年,杭州运河综保委启动的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285户居民暂别这条生活已久的老街。“对运河周边的地块进行运作,筹集资金,对老街区进行保护。”运河综保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保护费用近3亿
“以前煤炉生火,烟雾袅袅的场景已经不见了,小河直街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保护,既保护了古建筑,又保证了居民生活安全。”这名负责人说,小河直街里的居民大多数几代人生于斯,长于斯,建筑要保,通过回迁,活的民俗文化也保住了。
抱青别墅
文化传承与企业形象双赢
杭州北山路45号,是一座具有巴洛克风格的房子,朱红色砖头、圆形拱门、老式黑瓦吸引了不少新人前来拍婚纱照。
这就是湖州南浔“八牛”之首邢庚星的“抱青别墅”,从外面看,很难知道里面居然是一家精致的会所。
“装修时,政府就给我们定下很多规矩,外面不能挂招牌,外观、结构是绝对不能动的。你看,我们这的招牌只有小小的一块。”抱青会馆的办公室主任王勇顺说,曾经想把门面弄得阔气一些,最终没得到批准。
虽然有些遗憾,但王勇顺心里知道保护历史建筑的重要性。“每个包厢里都有灭火器,大楼内外还有探头进行24小时监控,下班后,还保安会进入馆内,时刻巡逻。”王勇顺说。大约每隔半年,历史建筑保护办的工作人员会上门来检查,结构有没有改变,有没有安全隐患等。
不过,也有让王勇顺守护好这座古建筑的动力。“不少游客在吃饭时会咨询,这幢老房子的前身是干嘛用的。我就会说,抱青别墅在上世纪1929年,被西湖博览会借用,为我国历史上首届工业展览会的第四展览馆。”
“以前客人是吃‘环境’,现在却是在吃‘文化’了。”王勇顺说,在这吃饭,菜的味道如何已经是其次了,重要的是心情和感觉。
与“抱青别墅”相隔几百米,便是五洋菩提精舍会所。院内精雕细琢的石刻,古朴的木雕门窗,幽深的回廊,处处流露着岁月痕迹。
“就在几天前,我们对围墙进行粉刷,文保部门知道后,马上到现场查看,并要求颜色不能太新,要修旧如旧。”五洋菩提精舍总经理汤智明说,
汤智明介绍说,这古建筑是租过来的,通过租赁的方式,用企业的钱来保护历史建筑或文物,这在国外很常见。“目前,我们每年出2百万元来保护老建筑。”
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市民质疑,将历史建筑租赁,多少有点破坏肯定是在所难免的,应该还历史建筑本来的面貌,而不能改作他用,毕竟,用于商业肯定存在风险。
就在2个月前,杭州首批历史建筑之一的南山路两岸咖啡失火。大火烧塌了这座75岁老房子的屋顶。今天,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只见店家巧妙地用画有原来两岸咖啡风貌的布把老房子给包裹了起来。
一位在门口值班的保安告诉记者,火灾后,这里就用布包了起来,目前还没开始修复。
用布裹起来的“两岸咖啡”
变身创意产业园 55处历史建筑要唱夕阳红
碧绿的大树,流淌着的运河水,透着古老味道的砖墙与现代黑色钢筋构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走进西岸国际艺术园,一股旧工业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那些时代标志性的符号,譬如泵阀、管道、砖墙,都被巧妙地保存下来。
将工业遗存变身,也是杭州保护历史建筑的一种方法。比如,20世纪50年代,由周总理亲自批示建成的杭丝联,现如今华丽转身为创意园区;清光绪六年(1880年)建造的富义仓,如今也正在打造成为,古色古香的创意园等等。
随着城市发展,杭州拱墅区的工业正一点点搬出主城区,运河两岸遗留下不少老厂房,是拆?还是另作他用?200年,一群年轻人走进杭印路49号,让这座本来要被推倒重建的旧工厂焕发了新的生机。从此,杭印路49号变成了LOFT49,成了杭州创意产业的符号。
LOFT49的诞生,也让工业遗存的保护,从民间的无意识行为,变成了政府的有意识行为。保留下来的工业遗存,不仅美化了运河周边的环境,还集聚人气,招徕游客,LOFT49和浙窑就是其中的典型。
“工业遗存和历史文化遗产一样,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工业遗存的转型,不仅有利于保护历史建筑,还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市运河集团一位负责人说,有的工业遗存已经完美转身,但更多的工业遗存不敢寂寞,期待转型升级。
2009年,杭州市规划局捧出了一份《杭州市工业遗产普查》报告,把杭州老城区范围内的工业遗存全部摸了个遍,总共梳理出了55处工业遗产名单,其中已列入各级保护名录的工业遗产有29处,还有26处规划局认为也应该好好保护起来。
比如,在中国刀(剪)剑、伞、扇博物馆附近,有一个1.2万多平方米的红蕾丝织厂,将开辟一个区域作为展览馆,不定期地展示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在杭州香积寺北面有一座沉寂已久的“国家厂丝储备仓库”,也将打造成为创意园。
前任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曾说过,“路可以明天修,房子可以后天盖,但保护遗产必须今天干。杭州要保留至少15万平方米的工业遗存,争取20万平方米。”这意味着杭州将放弃30多亿元的土地出让金。
菩提精舍
保护历史古建筑今年有望立法
随着今年3月份第五批历史保护建筑名单的公布,目前,杭州已经有285处历史保护建筑。它们有的被出租有的被拍卖,用作商业用途,或当作民居。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历史建筑不一定都要“供”着,它也可以用作其他,为社会创造价值。
“小河直街保护最大的特色是以改善居民生活为主,并适当地进行商业开发。修旧如旧的原则既保护了老房子,又保留了老杭州居民生活的情景,同时,还为社会创造价值。”工作人员说,小河直街的保护模式与河坊街完全商业化有所不同。
对于目前争论最大的古建筑物用于商业用途,是否会破坏古建筑的话题,工作人员表示,第一要有利于科学保护和管理,严格落实市审批监管制度,在装修过程中绝不允许破坏特色风貌、构建和主要结构,要让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市历保办还组织了58位自愿者,常年对历史古建筑进行调查。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学历最高的是研究生,他们对历史建筑都非常感兴趣。”工作人员说,各区房管局都有相关的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监管工作,每季度都要上报辖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情况。
如果商业用途的古建筑发生意外怎么办?责任由谁承担?“南山路两岸咖啡失火当晚,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看到火光冲天,老屋顶没了。”这名工作人员心疼地说,市历保办已经责令其进行整改,恢复原貌。
据了解,目前,杭州针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依靠的是2005年开始实施的《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和2007年5月31日开始实施的《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定》(2007年5月31日起实施)等。
在《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中,如果是人为纵火,追究的是个人的刑事责任;如果是其他原因,文中并没明显涉及,而且,对私自改造内部结构、没有及时进行修缮等破坏行为,最高的罚款也才2000元。
不过,这一局面将得到改变,这名工作人员透露:“由房管局起草的《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已经列入杭州市2010年人大预备立法项目,一旦出台,将大大加强对商家的制约,让全社会都参与保护历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