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在浙江,城市与乡村的界限正在消弭,市民与农民的区别正在模糊。
这边,乡村城镇有了城里一样的超市卖场和咖啡馆影院;农民生病了,既可就近找社区医院,也可方便地进城找大医院;城里的家电、汽车频频下乡。沿着发达的城乡交通网,便利的公共服务走进寻常农家。
那厢,富裕起来的农民进城买房,成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市民出城到乡镇创业,双休日全家寻找农家乐,享受悠然野趣。顺着便捷的城乡运输体系,城市与乡村相得益彰,和谐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首要的是城乡之间的交通连接,人便于行,货畅其流。
如今,浙江农民人均年收入过万元,全省人均GDP超6000美元,农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浙江统筹城乡发展已进入“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郭剑彪说:交通作为城乡联系的纽带,既具有基础性,又具有服务性,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从离乡打工到就地创业
交通圈就是经济圈。统筹城乡发展,交通必须先行。
在浙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谋篇布局的同时,省委、省政府早已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了农村——“主动脉”要打通,“毛细血管”也需疏通扩展。交通建设的城乡一体化谋划和发展,把住的是城乡交通二元结构的症结,打通的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经脉”。
农村公路建设、水上康庄工程、城乡公交一体化、农村物流配送等一系列直接便利农民的交通项目次第展开。截至目前,全省农村公路里程已突破10万公里,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99%,路面硬化率达到98%,农村班车通村率达到91%,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开始试水……城乡之间的交通连接,从连线向结网更高层次演进。
从2003年至2009年,仅全省用于农村公路、水上康庄工程和扶持农村客运发展的省补资金,就达110亿元之巨。
“修一条路,就是最大的扶贫”。苍南五凤乡,这个曾经“五凤山区十八窟,小路好进不好出”的偏远小村,自2007年修通康庄公路后,逐步形成了茶叶、黄栀、蘑菇、席草和槟榔芋五大特色农业基地,连续举办了3届茶叶节,“五凤香茗”的牌子越打越响。
交通方便了,离土不离乡,照样挣大钱。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的周大勇,原来一直在外面打工,家乡的高等级公路修通后,上海、湖州等地城里人纷至沓来,他看准时机,回家办起了“梦竹园”农家乐,一年收入是过去的3倍多。而东阳市公路的规模化建设,直接推动了东阳横店影视城等旅游圈的形成,催生了东阳香榧基地的建成,农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
交通发达了,农民创富的气魄也大了。桐庐县分水镇的圆珠笔企业主,以前送产品去义乌小商品城需要坐拖拉机翻山路,企业上不了规模。高等级公路修通后,外地的车队可以直通家门口,圆珠笔小作坊很快壮大成工业园区里的一家家规模制笔企业。
路通货畅,农民创富的方式更加现代化。如今,浙江已经开始试水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依托客运企业的50个农村货运站已经建成,城市的快递物流企业由此深入乡村。原本城里人独享的网店创业,而今在农村也屡见不鲜。在嘉善,一个个寄托着农民期盼的小件快运点,让农民开办的网店汇入电子商务的创富洪流。
从离乡进城到就地享受
交通圈就是民生圈。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至关重要。
曾经,住在农村就意味着简陋的公共服务和不便的出行。而现在,一切都在随着交通改善而悄然变化。
嘉善,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这里水网纵横,县域交通怎么规划?一句话,城乡一体考虑,既想着市民也念着农民,漂亮的大马路和高速路要修,通乡通村的公路和公交线也要建。
如今,嘉善不仅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公交,而且客运中心站、乡镇客运站、港湾式停靠站体系完善,一村一站,与城市公交大同小异。农民不仅走得方便,而且走得便宜:城乡公交低票价,年龄60岁以上的半价,70岁以上全免。漂亮的新农村与现代化的城镇,发达的高效农业和乡镇工业,因为交通网而融合在一起。农民白天或就地耕作或进城务工,晚上或栖居乡村或移居城镇,可自由选择。
浙江交通人的理念不断升华。统筹城乡交通发展,不只是把路修通就行了,而是三分建设,七分服务,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两张网络,加快实现城乡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浙江,为了农民出行的交通安全,全省仅乡村公路的安全防护设施投入,就花了十几亿元。蜿蜒的山道上,两边的钢铁护栏守护着车辆的安全。千岛湖边的山乡农民原本出行靠轮渡,政府千方百计筹资撤渡建桥……
在浙江,为了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公交便利,各地频出大手笔。为了让农民出行不淋雨,绍兴县的1443个农村公交站点都建起了设计精巧的公交候车亭;政府一年补助四五千万元,为的是让公交企业安心服务农民。
在浙江,农民出行的乡村公路,在一些县市可以与大城市的公交、铁路、码头甚至机场零距离对接,农民无需多趟换乘就能出省出国。如今,富阳的城乡客运公交,除了到杭州坐火车有直达线外,还新辟了萧山机场巴士专线,当地农民要赶往萧山机场坐飞机,只需在县城换乘一趟公交即可直达。
在浙江,遍布城乡的客运网络,还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城里的优秀师资。周末放学时,龙游县湖镇启明小学门口,数百名小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登上了学生接送车,家长只需在家门口迎接在城里上学的孩子。有了这样的学校接送车,成千上万的浙江农民放心地把孩子送出门,接受更好的教育。
从差不多到差很多
从数据上看:全省等级公路通村率达99%,路面硬化率达到98%,农村班车通村率达到91%……很多人认为可以舒口气了:交通建设遍布城乡,差不多了吧!
可在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郭剑彪眼里,“差不多”变成了“差很多”。
首先就要扩面,城乡客运一体化率目前为45.5%,需要因地制宜地让全省更多的农村和农民尽快像嘉善一样享受城乡一体化交通服务。此外,让农村交通更安全、更方便、更有保障,需完善的细节还有很多。如何让10万公里的农村公路有更为精心的养护,加快农村公路临水临崖、高落差等路段的安全保障工程建设,需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需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
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怎么打破以往以县城为中心的单一辐射局面,加快完善中心镇、中心村的客运场站、客运网络?怎样实现公路、水路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无缝对接,构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如何适应电子商务和网购市场的兴起?
……
用城乡交通一体化的思路破解城乡交通二元分割的难题,全面推进城乡融合,以浙江交通的转型发展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服务农民兄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新的发展阶段浙江交通肩负的使命清晰而厚重。
浙江交通人描绘出了今后几年的攻坚目标:
——有路。2010年底前,通村公路建设扫尾,确保具备建路条件的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达率、硬化率达到100%。
——有车。在发达地区,推广公车公营、公益性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模式;在较发达地区,推广冷热捆绑、公车公营、区域化运营的城乡客运一体化模式;在欠发达的山区、海岛,因地制宜推广以康庄小巴士为代表的灵活运营的山区农村客运模式,加快提高农村客运通达率。至2020年全省实现客运通村率100%。
——有站。按照客运站、货运站协调建设的方式,加快货运站场向农村的延伸,逐步完善农村物流场站体系。
——有管。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构筑城乡交通安全网络。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做到有路必养;完成农村公路15000公里安全设施的配套,完成2000座病危桥梁改造,提高农村公路安全畅通水平。
——有重点。以中心镇、中心村的规划布局为重心,加快交通服务配套,使优质交通资源向中心镇、中心村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