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江和蒋桂祥拉家常
|
垟岭新村
|
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柳博姗7月2日发自杭州
台州玉环县的垟岭村在哪里?
在玉环海拔160米的山上,在干江镇的山下,也在农村指导员老李的心里。
老李全名李荣江,是台州市国土资源局下派到农村的一名农村指导员。
在这山上山下,老李一干就是六年。像他这样的农村指导员,全台州只有老李一人。
山上的垟岭村
|
老李:“我对农村有感情,我愿意去农村,尽自己所能做点事。”
每年,台州国土资源局只派2名农村指导员下基层,老李是第一批下派的。领导跟老李讲工作安排时心里也没底,没想到老李爽快答应:“我对农村有感情,我愿意去农村,尽自己所能做点事。”
现在垟岭村村主任汪德寿回忆6年前老李初见老李——西装革履、皮肤白净,汪德寿不信他会留下来。村干部都好奇,这个上面派下来的指导员能做些啥?
下派头两月,老李带着200多张便民联系卡,走进村里拉家常。
这个地图上都找不到的村,贫穷得令他吃惊——
1996年这个村开始高山移民工作,过了9年还有2/3的村民散居在海拔160米的山头上;
2003年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
村里还顶着“后进村”、“光棍村”两顶帽子。
他还了解到,村民最期盼的就是下山,下山了才可能脱贫。
怎么办?结合村里的实际和国家政策,老李想到了以地置地的办法——将山上宅基地复垦成耕地,置换山下农保地指标,启动高山移民,实现村民下山脱贫。
老李将想法告诉村干部,最初得到的只有反对。村民的工作不好做,风险没有人愿意承担,村干部顾虑重重。
老李不气馁,要做村民工作,首先就要做通村干部的工作。老李看得出,村干部不是不想做事,他们也有能力也有抱负。
老李一直说,垟岭村有现在的成果,是和村干部一同努力的成果,他只是出出点子,老李这样比喻,“如果村干部们自己不肯干,就是再有能力的诸葛亮,也抱不起阿斗呀。”
但老李做的不是出出点子,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到镇里、市里争取政策指标、辗转各地签协议。在村民下山的整个过程中,老李总是和村干部并肩站在最前线。
垟岭村百分之六七十的村民都在江苏、金华种西瓜。为了尽快取得村民的拆迁许可,2006年三月,老李和村干部坐着皮卡,辗转义乌、东阳、永康找村民。一地的协议签好,老李甚至连夜就赶向下一个目的地。
待到盛夏拆迁时,老李整天都忙碌在山头工地上,帮忙搬砖运石、平整土地。老李说,“我们做在前头,村民们会理解我们工作的一片苦心。”
半年后,宅基地复垦整理工作结束,村集体拿到了国家补贴的57万元,剔除成本支出,净增收入30多万元,村干部头一次领到了“工资”。
2007年,垟岭新村建设破土动工,2009年下半年,一期六十间排屋建成,首批80户村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小“别墅”。
老李的民情日记
|
村干部:“老李要走,我今天就辞职!”
多数村民认可了老李,在垟岭老村址,92岁的蒋桂祥看到老李,就拖住他的手,很习惯地和老李拉起了家常。
村民们真正得到了实惠,他们提出要在新村给老李立块碑,又有人说要把小区主干道命名为“荣江路”,都被老李谢绝了。
老李是实干的,台州农指办和国土资源局的领导说起老李,都不约而同地说他踏实、务实,说他从来不会说自己干了什么成绩,只说村里还缺什么。
从山上破旧凌乱的平房到山下整齐漂亮的别墅,老李和村干部整整忙活了六个年头。
老李有本《民情日记》,本子上记满了对村里工作的思考:村干部怎么合作更好?村里下一阶段工作怎么开展?老李的本子上都能见到。他把自己融入到这个村里,真心实意为村里做打算。
今年,老李主动提出还要在垟岭干一年,其他村不同意了,争着要来抢老李。在村里开的欢送会上,村主任王德寿激动地说:“老李要走,我今天就辞职!”于是,老李留下来了。
老李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村干部,因为可以保护家人不被欺负。
而真的当上了村干部,在一个没有家人、没有亲属,自己完全得不到实际利益的垟岭村,老李尽心尽力为村民谋福利。
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老李说:“这都是农村指导员该做的。”
他还说:“要去就干好,不干好就不要去,这是我这么多年做事一直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