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2月14日,中央召开全国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进行动员部署。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三运,审计署党组书记、审计长刘家义,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委书记金程,山西省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杨海贵5位同志在会上分别介绍了做法和经验。现将他们的发言摘要刊载。
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审计署党组书记、审计长 刘家义
审计署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紧紧围绕审计中心工作,积极推进机关党组织党务公开,不断深化党内民主建设,促进审计工作科学发展。
明确工作要求,积极推进机关党组织党务公开。成立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中共审计署机关委员会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明确了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时限等。在公开内容上,重点突出五个方面:一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会议文件精神的学习贯彻以及落实上级党组织工作部署情况;二是年度工作要点、阶段性工作部署及落实情况;三是组织管理情况;四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审计纪律八项规定具体事项情况;五是帮扶救助困难党员群众情况等。在公开形式上,创办《审计署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信息》,在网页上建立党务公开专栏和支部书记聊天室等,保障了党员的民主权利。
坚持围绕中心,把党务公开作为推动审计工作的重要途径。始终坚持围绕审计中心工作,抓住党组民主生活会和审计结果公开两个重点,使党务公开在统一党员干部思想、推动审计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在署党组民主生活会中贯彻党务公开的要求,做到主题、程序、内容和结果“四个公开”。会前,提前一个月公开民主生活会的主题;民主生活会开始时,不仅公开征求意见,还详细公开民主生活会的各项程序,并通过扩大列席人员等方式保证各项工作有效落实;民主生活会过程中,及时和全面公开民主生活会的内容;会后,针对群众意见和建议,把将采取的整改措施及时上网公开,接受广大党员干部的监督和检查。二是统筹推进党务公开和审计结果公开。把审计结果和信息公开作为社会公众了解政府履行职责情况的重要途径,推动审计结果公告从最初的个案披露发展到现在的法制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取得了较好效果。今年1月至10月,全国审计机关共依法发布审计结果公告2896期,比去年同期增长54%,其中审计署发布23期,增长64%。同时,加大了审计过程公开力度,有计划地组织新闻媒体对一些重大审计项目进行跟踪采访报道,聘请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特约审计员,定期向特约审计员通报审计工作有关情况,并组织特约审计员到审计现场考察,听取意见和建议。按照《审计署公开署部门预算实施办法》,从2009年开始,我署公开了部门及二级单位预决算。同时,每年组织对署办公厅承担的审计署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并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在公告中,不回避问题和矛盾,实事求是地公开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审计处理和整改情况。对此,审计署党组坚持认为,“将监督的‘电筒’照向别人更要照向自己,审计结果才会更加公正,更加令人信服。”
突出公开重点,扎实推进机关党组织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涉及全体党员干部切身利益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作为公开的重要内容,使各项工作得到了全署干部职工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有力推进了民主管理及和谐机关建设,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机关党委和纪委委员,我们实行了“公推直选”,即改变过去由党员代表大会选举换届的一贯做法,由署机关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党委和纪委委员。一是机关党委提出委员的基本条件、委员的数量等,由各支部组织党员在符合条件的人员范围内推荐候选人初步人选。二是在上述初步人选的基础上,按照得票情况确定差额选举候选人初步人选,并向全体党员和干部公示。三是根据公示征求党员意见的情况,研究确定“两委”委员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单。四是召开署机关全体党员大会进行直接选举。由于“公推直选”在审计署建署以来是第一次,广大党员政治热情很高,选举大会当天参加会议的党员人数达到了应到会人数的95.6%。这次换届选举的过程公开透明,广大党员充分表达了个人意愿,充分行使了自己的民主权利。
在干部的选拔任用方面,我们着力让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到整个过程中,公开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开工作方案,明确选拔干部的职务数量、资格条件、方法程序、时间安排和相关要求。二是坚持署机关全体职工公开投票推荐与谈话推荐相结合,扩大初始提名环节的民主。三是公开考试和差额考察对象人选,接受群众监督。四是严格执行任前公示制度,认真调查核实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公开核实结果。五是试行署党组差额票决,并公开通过选拔任用工作的全面情况。
努力打造党建阳光工程
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 王三运
安徽省各级党组织把党务公开作为扩大党内基层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密切党群关系、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大力推进。2001年,开始在部分乡镇、村开展党务公开试点。2004年,在全省农村普遍推开,2005年,扩大到市、县(市、区)直单位、街道社区和企业党组织。目前,全省乡镇(街道)、村(社区)基本实行了党务公开,所有省直单位、省辖市和县(市、区)都在一定范围内实行了党务公开。
突出责任落实,健全党务公开工作机制。全省基层党组织普遍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纪委协调监督、部门各负其责、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党务公开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着眼构建“大公开”格局,切实抓好党务公开与政务、村(居)务、厂务和公共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的衔接,注重发挥整体效应,做到工作同步部署、方案同步制定、监督措施同步落实、检查考核同步进行,形成了党务公开和其他公开互为补充、协调推进的运行机制,达到了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
突出固本强基,夯实党务公开工作基础。在宣传教育上,开设新闻媒体党务公开专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专题研讨,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农村、企业、社区答疑解惑,引导党员群众关注和参与党务公开,形成了推进党务公开的浓厚氛围。在建章立制上,根据农村、城市社区、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不同情况,分门别类出台党务公开实施意见,制定了公开前的报送、预审和公开后的反馈、督办等制度,为党务公开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在阵地建设上,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党务公开大厅、党务公开网站、电子触摸屏、专线电话和意见箱等,努力拓展党务公开的平台和空间。
突出关键环节,规范党务公开工作运行。在规范公开内容上,对党员群众关心的重大和热点问题,对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对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滋生腐败、引发不公的事项,只要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都最大限度予以公开。在规范公开程序上,严格按照预备事项、审核确定、实施公开、反馈整改、资料归档等程序办理,对重大敏感的事项,由党组织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对关系群众利益的事项,在听取党员和群众意见后修订公开;对党内重大决策和重要干部任免,部分限于党内公开,部分先党内、后党外公开。在规范公开形式上,对在党内公开的事项,通过党内会议、文件、简报、通报、谈话等形式公开;对面向社会公开的事项,采取设置党务公开栏、在新闻媒体刊播等形式公开。在时间要求上,一般分为定期公开和随机公开,对党务工作年度计划等内容实行年度公开,对党费收缴、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等情况实行半年公开,对发展党员、干部选拔等情况实行随时公开。
突出监督考评,提高党务公开工作实效。一是强化上级监督,按照分级管理原则,上级党组织加强对下级党组织党务公开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二是强化群众监督,采取开通政风行风热线、设立党务意见箱、开展干部下访、落实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聘请监督员等方式,及时收集掌握党员群众对已公开党务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强化舆论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及时报道党内重要事务。组织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党务公开的规范性和实效性进行评估,强化考评结果的综合运用,促进了党务公开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从我们的实践看,党务公开收到了良好效果。一是发展了党内民主,为党员和群众提供了知悉党内事务的窗口,搭建了表达意见的平台,维护了党员的民主权利,激发了政治热情,进一步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二是加强了党内监督,增强了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拓宽了党员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渠道,促进了监督关口前移,推动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工作。三是密切了党群关系,特别是通过公开群众普遍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消除了猜忌和误会,增进了群众对党的工作的理解,提高了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度,避免了一些矛盾的发生,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四是提升了执政能力,推动了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创新,促进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党务公开,凝聚了民心,汇聚了民智,进一步调动了全省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加自觉地投身兴皖富民大业。近年来,安徽之所以能够保持又好又快的良好发展势头,呈现出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的干事创业氛围,与我们坚持不懈地优化政治生态、推进党务公开密不可分。
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扎实推进基层党务公开,努力打造党建“阳光工程”。
结合本地实际创新载体
中共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
党的十七大以来,贵阳市认真贯彻中央和中央纪委关于党务公开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开展党务公开工作。今年1月,我们按照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关于积极推进党务公开的明确要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正式部署全市党务公开工作,先在息烽县、花溪区试点,6月扩大到各级各部门各单位。
以规范化、制度化为目标,建立、完善党务公开长效机制。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党,实行党务公开,不是外部强加的任务,而是内在的本质要求;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题”,而是履行职责的“必答题”;不是表面应付的权宜之策,而是事关长远的根本之举。针对有些地方、有些部门、有些单位党务公开存在随意性、偶然性的问题,我们从建章立制入手,推动党务公开规范化、制度化。一是健全领导机制。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确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牵头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健全运行机制。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党务公开的意见》,明确党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和时限等。各地各部门也拟定了党务公开实施细则并认真执行。三是健全督查机制。建立党务公开监督员制度、考核制度等,对不履行党务公开职责以及搞形式主义、虚假公开的严肃批评,限期纠正;对侵犯党员和群众民主权利、损害党员和群众合法权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严格追究责任。
以落实党员群众民主权利为重点,深化、拓展党务公开内容。把党务公开工作向广度和深度推进,防止避实就虚、避重就轻。一是公开事项力求多。各级党组织从决议、决定到领导班子建设,从干部选任、管理到党风廉政建设,从经济措施到民生事项,只要不涉及党和国家的秘密,都做到了向党员群众公开。息烽县等地还实现了党员群众“点题公开”。二是公开程度力求深。对党员群众关注程度高、参与愿望强的党务,实行全过程公开,打造“阳光党务”。比如,重大事项在决策前,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在决策时,充分进行民主讨论;决策后,向社会公布实施,接受公众监督,并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比如,通过“公推竞岗”、公开选拔、“两推一述”等办法选任的县级干部占50%,做到了规则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党员群众全程参与、全程监督。据调查统计,公众对“公推竞岗”的知晓率超过90%,满意度达到83.9%。三是公开对象力求广。对涉及本地全局的重大决策,尽可能让所有党员群众知晓、参与,并开展监督;对重要岗位干部进行民主推荐和民意测验时,把范围扩大到省、市和基层“两代表一委员”。通过这些举措,较好地落实了党员群众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以多样、便捷、互动为取向,创新党务公开载体和形式。为适应新的形势,推动党务公开载体和形式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在运用黑板报、公开栏、大喇叭、便民联系卡等传统载体的同时,更多地采用触摸屏、电子显示屏、互联网、手机短信、远教站点、新闻媒体等现代手段。二是从被动向主动转变。我们建立了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和党员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以及突发事件及时主动发布有关信息。三是从单向向互动转变。市委全会等重要会议通过电台、电视、网络全程直播,使党员群众准确了解会议精神,并通过短信、热线电话、网络留言等方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建立“百姓—书记市长(区长、县长)交流台”,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走进“交流台”,与党员群众面对面交流,并通过电视、网络直播或录播;开展视频接访,解决上访群众的合理诉求;依托邮政信件、专线电话、手机短信、网络视频等载体,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目前共收到3.4万件,并认真进行办理,回复率达100%。
经过努力,贵阳市党务公开工作取得了初步效果。一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贵阳没有发生影响恶劣的群体性事件。二是规范了党组织的权力运行,特别是使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三是提升了党组织的公信力。在今年省委巡视组对9个区(市、县)的党政领导班子进行民主测评时,有8个好评率在95%以上,1个为90.19%。
加强互动开展监督
中共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委书记 金程
西岗区在开展党务公开试点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在市委和上级纪委的领导、指导下,2004年开展党务公开试点工作,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创新,2007年在基层党组织全面推开,形成了“公开内容全方位、公开各方全互动、公开主体全覆盖、公开方式多样化”的工作格局,取得了一定成效。
细化公开目录,在规范完善上下功夫。编制细化区委、党(工)委、党组、党总支、党支部5个层面15个类别的党务公开目录,做到“四个规范”。一是规范内容。从思想、组织、作风等5个方面将党务公开内容分解为24大项62小项。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等事项,通过制定专项公开制度进行规范。二是规范形式。明确了会议、文件、网络、公开栏、触摸屏等7种公开载体,每项公开内容采取一种或多种公开形式。三是规范时限。对工作规划、规章制度等内容实行一年以上的长期公开;对工作计划、方案及其完成等情况实行一个月以上的阶段公开;对干部任前公示、考察预告等情况实行一周以上的短期公开。四是规范范围。实行党内、党外分层次公开。对不宜马上向社会公开的事项,采取党内公开或先党内后党外的顺序公开。对涉及民生的党务事项,既向党员公开,又向社会公开。设立党内公开页面,全区党员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以便了解更多党务信息。
依托信息网络,在创新载体上下功夫。一是建立“三级网络”。建立区委、直属党委、总支(支部)三级党务公开网络系统,使21个党(工)委有网站,65个党总支有网页,296个党支部有专栏。二是增设信息终端。全区全部安装了电子触摸屏和电子显示屏,使党员群众了解党务信息更加快捷、方便,浏览总量已达到120万人次。三是加强信息更新。制定《西岗区委党务公开网站维护管理办法》,实行“统一管理,分级维护”,并设管理员92名,负责意见收集反馈。
加强双向互动,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一是拓展互动渠道。在党务公开网上设置“党员心声”、“建议谏言”等栏目;在街道、社区建立“回音栏”、“党员议事园”。二是完善互动制度。区委先后制定实施了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党务预公开、依申请公开等十余项制度,为党员群众与党组织沟通交流提供了有力保障。2008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对位于黄金地段的大连市人民体育场及周边区域进行“阳光动迁”,对动迁方案进行预公开,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保证了427家商户动迁工作全部顺利完成。三是注重互动实效。全区配备71名党务公开兼职信息员,对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汇总,报党组织研究解决。比如,为解决党员群众意见较多的“弃管楼院”管理问题,区委广泛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优先解决房屋维修、环境治理等热点问题,改善了社区环境。同时,创建和谐楼院256个,惠及群众达13万人,我区荣获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
开展监督评议,在推动落实上下功夫。一是明确监督主体。成立由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由纪委书记任组长的党务公开工作监督小组,明确党组织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建立党务公开监督员队伍,聘请了320名党务公开监督员。二是建立监督机制。领导小组负责每半年督查一次;党务公开监督小组每季度进行一次抽查;党委各部门对本系统党务公开工作进行专项部署、指导和检查;党务公开监督员及时收集、反馈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并进行随时检查。三是完善考核办法。出台《西岗区党务公开工作考核办法》,对党务公开进行量化考核。同时,采取民主测评、网上评议和督导评价三种形式对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评议。
通过全面推进党务公开,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党组织活力,转变了党员干部作风,实现了小城区的大发展。近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4%以上;累计投入民生方面的资金达24.4亿元,占同期财政总支出的一半以上。累计解决信访疑难案件115件,区本级受理的信访问题化解率保持在90%以上。全区42个处级领导班子群众满意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5%以上。
大胆探索注重实效
中共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杨海贵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有着76年历史的企业。近年来,我们围绕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促进企业转型跨越发展,大胆探索,创新实践,党务公开工作逐步深入。
高效快捷,实现党务公开全覆盖。太钢党委下属50个直属党组织,562个党支部,22976名党员,工作点多、面广、战线长,实现党务公开的高效快捷和全覆盖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一是公开时效快捷化。2009年全国党务公开工作座谈会后,在坚持发挥报纸、电视、公开栏等传统载体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企业信息化系统,投资30万元建立了“太钢党务公开”网站,确定了专职网管员,及时上传公司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100多项党务工作动态,为每名党员设置了用户名和登录密码,使党员能进入网站浏览信息、发表意见、咨询问题、互动讨论,搭建了党员群众与党组织即时沟通的桥梁。二是公开范围全覆盖。太钢实施内部退养政策后,有一万余名党员不在岗,占到了全部党员的一半以上,确保这些党员及时参与、了解党内事务是我们做好党务公开工作的难点。为及时让这部分党员了解党内事务,我们在各个老年活动中心设置了“党务公开浏览器”,在各个社区设置了党务公开信息栏,有效保障了离退休、内退党员的民主权利。对远离本部驻外单位的党员,通过网络、文件等及时将党务信息进行传达,实现了公司、厂、作业区、班组四级党务公开全覆盖。
引导参与,实现党务公开双互动。一是组织引导到位。在作出涉及企业改革、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决策时,都坚持实行公开,通过党代会、党委扩大会等方式征求党员意见,确保决策民主、科学。在员工流动方面,取消了调动,实施公开招聘;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变“相马”为“赛马”,对上岗干部实施任期目标、岗位承诺、绩效评价的全公开,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评价;搭建“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把各类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的双向培养平台,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党员参与到位。坚持选派党员代表参加各级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测评、合理化建议,让党员充分表达诉求、建言献策。开展了“支部书记说事日”和“党员说事日”等活动,党员就自己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现场进行质询,党组织负责人当面解答。党员通过积极参与党内事务,增强了党员意识,发挥了主体作用,在公司级以上劳模、先进、专家和拔尖人才中,党员占90%以上,公司级的先进操作法全部由党员创造。
健全制度,实现党务公开规范化。党务公开能不能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关键要看是否有一套科学管用的制度。一是健全运行管理制度。针对网络时代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挑战,开办了“在线倾听”网络留言平台,广开言路、凝聚共识;坚持领导干部民主接待日制度,让领导干部与党员职工面对面交心,肩并肩解决问题;建立困难党员帮扶救助公开公示制度,提出决不能让党员职工因为困难看不起病、孩子上不起学、生活不下去。二是健全监督评价制度。建立党务公开巡视检查、考核评价制度,将党务公开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聘请一些优秀党员担任党务公开监督员,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对党务公开工作进行评议。实施党务公开痕迹管理,保证了党务公开工作的可追溯性。
通过深入开展党务公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增强了党员民主意识,党员自觉成为企业改革的支持者、发展的推动者和稳定的维护者,党员队伍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推动了企业转型跨越发展,使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太钢成为冶金行业绿色发展的示范企业,成为全球不锈钢企业的领导者;三是带动了厂务公开,实现了党务公开与厂务公开的协调发展,太钢荣获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四是推动了领导干部作风转变,形成了太钢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雷厉风行、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干事创业作风,营造了风清、气正、劲足的发展氛围,近年来太钢没有发生一起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