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人才。湖北省孝昌县采取各项措施扶持激励人才创业,经过短短四年的时间,就由之前的“一穷二白”发展到规模以上企业78家、民营企业1500多家,县域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通过对78家规模以上企业的调研发现,经营管理人才的数量和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存在的问题
1.总体数量偏少。据调查,全县78家规模以上企业共有各类人才1570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仅181人。近年来,虽然该县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才成长创业的政策,但人才总量占人口比例与经济发达地区相差甚远,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类人才更显不足,与该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头不相适应。
2.整体素质不高。在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人才队伍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有31人,占人才总数的1.97%,具有大专学历的有177人,占人才总数的11.27%。虽然学历不能完全代表才能,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
3.人才分布不均。一方面由于孝昌经济基础薄弱,人才投入不够,有人才流失现象;另一方面,从我县企业人才布局看,机械电子类技能人才比较集中,占到重点产业人才队伍总数的73.69%,而经营管理类人才、专业技术类人才相对缺乏,分别占重点产业人才总数的11.52%、14.78%。
原因分析
一是对人才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单位和企业看不到目前的市场竞争已经从过去的争资金、争项目、争市场发展到争人才、抢人才,缺乏人才引进、使用和培养方面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二是人才的开发机制不健全。在人才的管理体制上,仍然是部门所有、条块分割,制约了人才的流动,很多人才在现有岗位上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限制了作用的发挥。
三是人才市场服务机制不完善。人才评价推荐机制尚未建立,服务机构少,适应不了需求,在人才市场化配置中起到的作用还不明显,限制了人才的流动与竞争。
四是职业教育作用没有发挥。现有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称,主要表现在数量少、规模小、层次单一,生存难,发展慢,根本原因是资金投入不够。
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营造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一是强化人才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高度重视人才第一资源在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中的关键性作用。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把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发展经济的基础工程来抓,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三是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宣传人才工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努力营造尊重人才、重视人才、服务人才的良好氛围。
2.强化培训,着力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合理引导培训。引导企业结合经营特点和发展规划,积极创办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办人才培训基地,培养企业留得住的人才。二是加强技术指导。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企业开展“传帮带”。三是注重实践锻炼。大胆启用优秀年轻人才,把他们放在重要的技术岗位,担任重要工作。分期分批选派优秀青年人才到国内知名企业学习和实践,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四是加大经费投入,为人才提供必要的工作、学习和科研条件。
3.合理交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一是努力办好各类人才市场。积极到高校举办招聘活动,引进高素质人才。创办网上人才劳务市场,扩大人才供求信息量,及时组织发布人才需求信息,架起人才沟通的桥梁。二是支持办好人才中介机构,多渠道、多途径引进高级管理、营销、技术等企业人才,通过市场选才、引才和用才。三是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应通盘考虑人才队伍结构,注重适用,从具体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把握人才的文化层次、专业技能和个性特征,科学客观地选用人才,实现“因事择人、人尽其才、人事两宜”。
4.完善制度,激发人才服务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一是建立绩效挂钩的分配体制。引导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把按劳分配和技术、管理、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与薪酬分配结合起来,建立高层次人才津贴制度,年薪制度等奖励措施,不断提高人才待遇。二是引导企业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彻底克服人才评价中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三是建立促进人才发展的激励和保护机制。通过设立创业之星、优秀人才奖,重奖先进企业和先进个人,鼓励企业人才在维护本单位合法利益和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从事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和提供劳务等兼职工作,取得合法收益,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者系湖北省孝昌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中国人事报》2010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