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忙吗?忙些什么?”这样的问候语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最常用的口头语之一。在迅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忙”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常态。
从社会发展来看,“忙”是大势所趋,是我们国家处于快速发展上升期的显著标志,是生活节奏加快的表现。就个人而言,“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多数情况下,“忙”都代表了一种进取意识,一种奉献品质,一种敬业精神。“忙”能让人感到充实,能使人看到希望,能给人带来收获。
一个人如果能够主动让自己忙起来,忙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说明想干事,不是没有追求;说明能干事,不是没有能力;说明该干事,不是没有压力。然而,现实中,不少人总是以忙碌自居,喜欢以“忙”证明自己的价值,借口太忙推辞一些事情,然而却很少静心思考自己“忙”的意义和目的,甚至说不上来自己究竟为啥忙、忙了什么。
其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人并不是很忙或者并不是真忙,他们之所以口口声声说自己“忙”,一种情况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浮躁与空虚,借口“忙”证明自己不掉队、不落伍。另一种情况是庸碌无为的“忙”。这种“忙”不是把精力用在工作事业上,而是“忙”一些庸俗的或者无益的事情,比如上班忙上网玩游戏,下班忙喝酒打牌,以这种不尽职责、耗费生命为代价的“忙”来打发日子。还有一种情况是错误的“忙”,不是忙正事好事,而是忙损人利己的事,忙违法乱纪的事,忙假公济私的事。
“忙”是一种选择。事业有不同,岗位有分工,这就决定了我们每个人忙碌的事情、忙碌的程度各不相同。焦裕禄、牛玉儒、沈浩等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忙”令人称赞,环卫工人“脏了我一人,干净千万家”的“忙”同样值得尊重。不管忙什么,都要尽可能忙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什么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一是能给自己带来心灵充实、精神愉悦的事,比如像郭明义那样助人为乐;二是能够造福社会和人民群众的事。比如领导干部在“忙”的问题上,就要把为民负责看得重一点,尽可能把心思和精力多放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上,而不是“忙”在做表面文章上;多放在勤下基层,接触群众,摸实情、搞调研上,而不是“忙”于迎来送往。
“忙”也是一种能力。“会忙”与“不会忙”天差地别。会忙的人,常常头脑清醒,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对哪些事情该忙,哪些事情不该忙;什么时候可以忙,什么时候不能忙;事情忙到什么程度、忙出什么效果常常心中有数。分清轻重缓急,把握快慢节奏,顺势而为,劳逸结合,就会忙而不乱,忙而有序,忙而有效。相反,那些不会忙的人,表面上看起来整日忙忙碌碌,实际上没有忙到点子上,尽管身心疲惫却收效甚微。
人的生命是有限度的,忙碌的时光毕竟有限,要想在有限的人生“忙”出无限的精彩,需要认清忙的方向,讲究忙的方法,提高忙的效率。只有这样,才会忙得有价值,忙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