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2月22日讯(记者 廖小清)最近,“春天妈妈”董观荣在杭州街头学唱《春天里》的故事,唱出了许多人特别是外来务工者的心酸,新杭州人志愿者服务站的徐文财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他在参加讨论杭州志愿者协会未来5年发展规划时,呼吁建立“杭州工友大病救助基金”。
“‘春天妈妈’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事例,如果没有媒体的接力救援,恐怕她天天唱《春天里》也于事无补。”徐文财说,通过媒体的报道,唤起全社会的爱心帮助,但这样的例子毕竟只是少数。
作为农民工志愿者,徐文财全程参与了“春天妈妈”的救援行动。而就在去年,他们也同样帮助了一位患尿毒症的工友。经过两个多月的募捐,才凑齐10万元手术费。最近的这场“与‘春天妈妈’同行”的爱心接力,也持续了1个多月后,才募捐到了近40万元的治疗费用。
“募捐活动体现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但是这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徐文财提出了这一建议。他希望通过政府和社会救助相结合,建立一个农民工大病救助基金,作为医保体系外的补充。假如医保报销70%,大病救助基金承担15%,社会再募捐5%的话,个人实际就只需支付10%。
“有了这样的保障,就可以让患大病的人不至于陷入困境。”徐文财说。
身为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的徐文财还将这一建议投交了共青团浙江省委,团省委副书记蔡永波给的回复是,想法不错,但还需进一步细化。
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建华教授说,他前段时间看了“春天妈妈”的报道后,当时就感到建立健全农民工救助体系刻不容缓。他在有关部门讨论“十二五”规划纲要时,也提了这一建议。
杨建华说,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尽管浙江在农民工保障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相应的保障机制仍不完善,特别表现在外省籍农民工身上。当他们大病后,仅靠社会募捐很难解决问题,而且社会和媒体不可能帮助到所有人。因此,他建议建立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大病救助机制,不分身份、地域,对家庭困难的农民工实施救助。
浙江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杨晓霞也非常赞同。她说,不仅要建立农民工大病救助体系,让他们不致于因病致贫,而且要建立健全农民工定期体检制度,从而早查出疾病早接受治疗。离明年全国“两会”召开的日子越来越近,杨晓霞正考虑向大会提交这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