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台州玉环县清港镇纪委筹资15万元,将原来的迎宾公园改建成一座以廉政文化为主题的公园,起名“清廉苑”,免费向广大群众开放,并为机关、村居党员干部接受党风廉政教育提供场所。
3年后,这座公园内的设施遭严重破坏,部分草坪被刨开,变成了一个“邋遢公园”。
为何落得如此下场?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公园缺少专人护理。这个理由听起来不错,但相信许多人会和笔者一样,紧接着又想再问一句:为什么一个作为领导干部教育用的廉政公园会缺少专人护理?
在笔者看来,这不免和一些领导干部对廉政公园这类事物的态度密切相关。近年来,作为预防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廉政文化建设一直很受各地有关部门的重视,同时,一些廉政公园、廉政屏保、廉政扑克等所谓创新之举一阵风似的,纷纷冒出来。
一些部门见了不少“第一”、“最先”后,马上跟风,不研究到底对反腐倡廉是否有真正效用,一概先推行再说。比如建个廉政公园之类的,成了许多地方争相效仿的动作。然而建好之后如何发挥作用,大多无人关心。
看看一些廉政文化建设中曾经所谓的新招,如今留下的“邋遢”模样,就知道它们当初不过是应付的产物,或者是向别人炫耀的政绩。连个后期维护举措都没有,还说什么让廉政教育入脑入心?又如何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反腐倡廉,毕竟不是赶时髦的事情,也不是不计成本、不求实效的花架子。廉政文化建设是有关部门划拨财政款项也好,筹集民间资金也好,老百姓希望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否则,公园“邋遢”尚能弥补,而政府形象毁了,重建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