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江省能源与利用状况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1年9月21日)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下午好: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全省上下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对节能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各项工作。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2010年全省万元GDP能耗0.72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3.2%,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标和国家下达的“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下降20%的约束性目标。
一、全省能源利用状况
(一)能源利用效率位居全国前列
2010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1.687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8.3%,支撑了国内生产总值11.9%的增长,万元GDP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已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四位,节能水平比较先进。
“十一五”以来,我省能源消费总量增幅总体呈下降态势,年均增长6.96%,低于11.8%的全省GDP年均11.8%的增幅。据测算,“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节约3500万吨标准煤,节能降耗为我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能源消费结构继续优化
2010年,全省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和石油比重占83.4%,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十一五”累计下降2.1个百分点。终端能源消费中,煤炭、成品油及石油制品消费比重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累计下降5.8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促进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据测算,2010年,全省能源利用效率40.3%,比上年提升约0.8个百分点,累计提高4.3个百分点。
(三)重点用能行业能源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0年,全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重点用能行业监测的32种高耗能产品中,25种产品的单位能耗比上年下降。炼油、火电、钢铁、合成氨、电解铝等高能耗产品单耗继续保持国内同行领先水平。
“十一五”以来,我省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十五”末明显下降。如水泥综合能耗82.1kgce/t,累计下降29.8%。中型合成氨单位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3.3%。平板玻璃综合能耗13.3 kgce/标准箱,累计下降23.6%。热电供电标煤耗314 gce/kWh,累计下降26.9%。火电厂供电标煤耗312gce/kWh,累计下降12.6%。炼油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5.4%,炼油综合能耗位居国内中石化同类型装置第一。离子膜法烧碱产量占全省烧碱产量的95%以上,隔膜法烧碱生产工艺基本淘汰,烧碱单位综合能耗降幅达30%以上。
二、“十一五”采取的主要节能措施
一是强化保障,将节能降耗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考核,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制定出台《浙江省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浙江省节能目标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等配套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节能负总责,并按照《浙江省节能目标考核奖惩暂行办法》,对年度节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予以奖惩。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装备制造业等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和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至“十一五”末,全省第三产业比重由2005年39.9%提升至43.5%,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3%和35%。
三是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实施节能工程。共发布六批《浙江省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导向目录》,连续举办两届“中国(宁波)节能环保技术与产品博览会”。组织实施《浙江省节能降耗重点项目计划》,积极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据统计, “十一五”期间,全省工业领域累计完成省级重点节能降耗项目987个,水泥、玻璃、钢铁、硫酸等生产过程中低温余热、余压发电利用广泛应用,先进钢铁企业实现了炼钢过程中所需电力基本由炼钢工艺的余热、余压提供,玻璃窑炉纯氧燃烧开始普及。同时,全部淘汰水泥机立窑产能770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531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钢、炼铁产能244万吨。建筑领域共建成节能建筑近1.5亿平方米,实施省级建筑节能示范项目516项,地源(水源)建筑应用70万平方米。交通领域组织实施道路运输结构优化、隧道照明技术等技术改造项目,完成不停车收费系统109条ETC专用车道建设,极积开展电动汽车的示范运行和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研发和建设。
四是完善财政、价格政策,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五年来,省级财政共安排节能与工业循环经济专项资金3.75亿元,支持的省级重点节能项目涉及的总投资达到125亿元。设立建筑节能专项资金,对建筑节能重点项目进行专项补助。同时,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等高耗能产业的企业进行甄别,对淘汰类、限制类企业实施差别电价。用市场手段开展发电权交易。
五是实施项目节能评估审查评价制度,制定并实施《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对年耗3000吨标准煤以上(或年用电300万千瓦时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不得开工和通过验收。
六是提高能源科技水平,推进新能源开发与清洁能源的利用。目前,我省在垃圾、污泥焚烧发电、低温余热、余压发电设备研发制造、大型潮汐发电机组及大中型轴流水电机组、非晶微晶薄膜电池生产与装备制造、1.5MW以上风机研发制造等领域,多项能源科技水平已处国内领先水平。至2010年底,全省核能、天然气、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的总装机容量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5.8%。
三、“十二五”节能目标与工作思路
“十一五”,我省节能降耗取得瞩目成效。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浙江目前正处在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复杂多变,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明显。“十二五”期间,我省要全面完成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8%的节能目标,面临着比“十一五”更为严峻的挑战。
一是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看,虽然进一步降低国民经济能耗强度还有潜力,但其艰巨性要远大于“十一五”。二是我省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须摆脱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供应要从简单满足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为目标,转向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重视环境效益的双重目标。这就意味着能源发展的目标要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三是如何满足小康社会对能源、环境的要求,面临着巨大挑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能源的需求结构将发生重要变化,尤其是交通部门、建筑物的能源需求增长率将高于同期全社会和工业部门的增长速度。
可以预见,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以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能源供应及其供应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逐步降低对煤炭的依赖程度,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逐步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将是能源发展的趋势。如何采取正确的能源战略对于保障能源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应对未来的挑战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我省未来能源发展和结构调整难得的机遇。
“十二五”时期,我省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十一五”取得的宝贵经验,用统筹的理念、协调的方法来谋划和推进。坚持把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与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把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推动节能技术进步和加强节能管理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使用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再次感谢大家对我省节能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