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月17日讯(通讯员 章公雨 记者 徐晓)据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抽样调查,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11年浙江粮食播种面积为1254.1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7%;单产和总产量分别为6232公斤/公顷和781.6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2%和1.4%。
2011年浙江春粮播种面积、公顷产量和总产量分别为182.19千公顷、3558公斤/公顷和64.82万吨,分别增长3.5%、6.0%和9.7%;早稻播种面积为111.76千公顷,减少5.0%,单产和总产量分别为6111公斤/公顷和68.30万吨,增长13.3%和7.7%;秋粮播种面积为960.18千公顷,减少2.2%,单产为6754公斤/公顷,增长2.3%,总产量为648.48万吨,持平。
从今年浙江粮食播种面积来看,春粮特别是小麦的播种面积持续增加,主要原因是随着我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耕地适度集中到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社中经营,为分摊土地流转费用及降低生产成本,大户等种粮习惯从原种植一季单晚调整为二季粮食种植(早稻+双晚或春粮+单晚)。如小麦主产的浙北地区一般均采用“小麦+单晚”模式。政府对小麦种植的财政扶持力度也大于油菜籽等,大户等种小麦的积极性相对较高。早稻、秋粮特别晚稻的播种面积减少,主要受比较效益影响,农户调整了种植结构。
虽然粮食生产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但由于人工、农资、土地流转费用等生产成本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财政扶持的刺激作用。而去冬以来的花卉苗木、棉花、蔬菜等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种植经济效益明显好于粮食,导致部分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减少了粮食的种植。此外,早稻种植期的干旱和单晚种植期的连续阴雨,也影响了部分农户的种植。
从今年的粮食单产水平来看,单产的增加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政策推动力度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生产管理水平和科技贡献率提高;二是有利的气象条件,从今年粮食生产的各个季节来看,基本上是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而去年的天气对春粮和早稻生长不利,今年春粮、早稻的单产增长一定意义上属于恢复性增产;三是今年水稻等作物的病虫害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