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难”是转型信号
在一些企业主看来是洪水猛兽的“用工难”,其实是把双刃剑:大量低端制造企业被逼上绝路之时,也是倒逼他们转型升级、浴火重生之际。
“用工难”自2004年出现以来,就一直是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老板们挥之不去的烦恼。在每年春节后民工的返岗季节,关于“用工难”的报道总是扑面而来。事实也正如人们所看到的,“用工难”一年比一年来得猛。
短短数十年间,中国形成了一个依托世界贸易、面向全球市场的出口加工型经济,许多企业津津乐道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是支撑这一经济模式的重要因素。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廉价劳动力的供给趋于枯竭。同时,沿海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中央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中国经济的纵深活力凸显,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的意愿更强,使得沿海地区“用工难”越来越严重。
为了填满空荡荡的厂房,企业主不得不一再提高薪资水平。但问题是,许多利润微薄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已拿不出钱来挽留员工。
“用工难”是中国粗放型经济后期的必然产物。从本质上来说,“用工难”并不是“人荒”,而是企业满足不了务工者升高了的薪资期望值。
置于死地而后生。“用工难”迫使企业不得不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不转型升级就造不出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就不能扩大利润,就拿不出钱给员工加工资。这个恶性循环的道理谁都明白,关键是到了这个份上,不转型升级只有死路一条。
从国际上看,“用工难”也是一些发达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奏。无论是“亚洲四小龙”,还是日本等发达经济体都经历过“用工难”。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产业工人的短缺使该国制造业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日本抓住这一契机,通过减免税负、鼓励研发、进军新兴产业等办法,逐步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变,最终实现了制造业的整体提升。
“用工难”作为促进经济转型的内生动力,迫使企业抛弃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转而寻求其他竞争优势。采访中,我们看到,有的企业引进新的技术设备以降低对一线操作工的依赖,有的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差异化竞争,有的整合产业链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用工难”作为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的信号,向我们传达的更多的是积极的经济意义:廉价劳动力时代的逐渐远去,为淘汰低端制造带来了机遇和动力。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推进转型升级,促成中国制造的早日崛起。(施晓义)
- 带薪休假节日聚餐 企业和员工都盯上“软待遇”
- 今年用工形势如何?技工"很吃香" 女工缺口"不好看"
- 做一天比跑马拉松还累 快递待遇不错但没什么想干
- 永康职业中介所靠出租黑板赚钱 小企业招工大多捡漏
- 大学生应聘操作工遭拒 企业:怕他们频频跳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