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车能运走15吨,大约3-4万斤柑橘
橘农之困,困在观念老旧
既然种植柑橘没有效益,为何不改种其他呢?这个问题橘农们不是没有想过,不过得出的结论是:改种其他,还不如进城打工。
开潭村的橘林是上世纪八十年都种下的,村里的老人几乎和橘子打了一辈子交道。
在一幢3层小楼门前的屋檐下,60来岁的橘农李汉和正无奈地抽着烟,身后的仓库里整整齐齐码放着3万多斤已用木箱装好的椪柑。用老李的话说,卖3角钱一斤还不如不卖。
“现在村里的劳动力都去外地面打工了,十几亩就我和老伴俩人照应着。施肥、打虫、采摘、保鲜、装箱都是要花钱雇人干的。我算了下,至少卖5角钱一斤才能保本。”老李吐着烟说道,“椪柑能放很长时间,从11月份采摘下来,到第二年3、4月份都不会坏。我再等等看,或许过几个星期价格还能涨一涨。”
像老李家这样,仅靠老俩口打理橘园的橘农在莲都区占了大多数。对他们来说椪柑的收益已经不再是主要的经济来源了,为了这点钱太辛苦也划不来。有村民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你要判断我们周边哪个村富不富,只要看他们的橘园荒不荒……
在莲都区的不少橘山上,记者还发现橘树种植杂乱的问题。有的区域多棵橘树挤在一起,有的区域却十分稀松。省农业厅首席水果专家孙钧说,“阳光对于一个水果品质的好坏至关重要。种植的过密以及枝叶修剪不及时都会挡住果实成长过程中所需的阳光。因此定期的修枝疏果是必要的。”橘农们显然明白这个道理,只不过都一把年纪了,自己干不了,请人又太贵,只好能省则省了。
橘农转型,从质变到量变
转型势必会带来阵痛。具体到橘农身上,砍掉橘树改种其他水果会有一个生长周期,这个无产出的空档期有的长达五年之久。
然而在政府的政策扶植和资金补助的鼓励下,不少橘农走上了“吃螃蟹”的道路。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副局长徐云焕说:“2010年,全省柑橘的栽培面积约172万亩,较10年前的210万亩缩小了20%。不少橘园变身其他果园……不求量多求精品,也是我们浙江发展水果产业的方针。”
就柑橘本身而言也是品种较差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减少。统计显示,从08年开始,浙江的椪柑种植面积开始以每年10%的比例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早熟、特早熟等优良品种。
莲都区田青山村的王永飞就从中尝到了甜头。2005年,他在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下通过高接换种的方法在自家的十几亩橘树上试种了新品种的特早熟柑橘。
特早熟品种就是我们所见的“绿皮”柑橘。相比普通柑橘11月的采摘期,这个品种9月份就已经可以上市了。经过长达3年的等待,王永飞的第一批特早熟在08年收获。“我还记得那年特早熟最少也卖1元钱一斤,而年底上市的普通柑橘大量滞销,低到几分才有人要。”
从那时起,王永飞坚定了改种的决心。在他的带动下,田青山村村民也纷纷仿效。他指着一片枝叶稀疏的橘林说,“嫁接需要新树的枝条。你看那片……稍微大点的都被人剪光买走了。”
种枇杷效益高,傅陈波已经开始搭建不锈钢大棚。
如果说王永飞所在的田青山村靠改良品种稳定小赚,那么傅陈波所在的下岙村砍了橘子种白枇杷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
该村目前约有600多亩土地种植枇杷,其余2000多亩土地则照老传统种植椪柑。按去年15元一斤的收购价格计算,下岙村现有的600亩枇杷园效益在两千万元左右,椪柑的收入似乎只是个零头。
带头人傅陈波已在周边小有名气。不少村庄都来请他当老师,传授枇杷种植技术。与此同时,区农业部门适时出台了《关于扶持枇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于新发展枇杷基地集中连片5亩以上的,给予每亩500元补助;对重点建设5个集中连片20亩以上的标准化精品枇杷基地的,每个基地给予补助5万元……从此,傅陈波的收入中有增加了一块内容——枇杷苗木出售。